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亨利•保尔森:绿色金融开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未来

2015-11-26  作者:亨利•保尔森:  

绿色金融不应该是富裕国家向较贫穷国家提供援助的另一种形式。它也不能披着绿色金融的外衣,实质上却是得到国家支持的项目融资。相反,重点应该放在利用市场原理来吸纳私人资本,这样清洁技术就可以进行商业化,资金也可以远离依赖无代价破坏环境的高污染行业.......

原文题目《仅靠共识无法拯救气候》

亨利•保尔森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如果本月底全球领导人在巴黎会面时就气候变化达成共识(眼下看似乎很有可能),他们将为保护我们星球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仍然仅仅是个开始。为了确保气候变化问题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新的经济结构以及新技术。


这需要付出代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对环境治理成本和持续增长的需要进行平衡。但是这也将带来好处,为经济繁荣创造新的可持续来源。同时,就如进展取决于先期投资时的通常情况一样,金融才是关键所在。


绿色金融不应该是富裕国家向较贫穷国家提供援助的另一种形式。它也不能披着绿色金融的外衣,实质上却是得到国家支持的项目融资。相反,重点应该放在利用市场原理来吸纳私人资本,这样清洁技术就可以进行商业化,资金也可以远离依赖无代价破坏环境的高污染行业。


金融体系所需的转型不易实现。对于缺乏像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一样成熟、大容量、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转型尤其困难。


也有鼓舞人心的先例。中国政府,与联合国(UN)一道,提交了将其金融体系与低碳增长相匹配的意见书。中国呼吁建立拥有明确环境目标的新贷款机构,以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尽管这是积极的一步,但是仍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问题不是缺少资本,而是需要将充沛的资金配置到低碳行业上去。低碳行业也可以造就经济增长的新来源并创造新就业。在中国,有很多机会根据此种目的来调配私人资本。只举一个例子,2011年建筑差不多占据了中国30%的能源消耗。这一问题不仅限于中国。未来十年,全世界将再增加二三十亿人口——大部分新增人口将被城市吸收。城市人口增加的国家将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缺少合适的城市金融体系来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公共部门也要发挥作用的原因。


公共支出应着眼于发挥乘数效应,努力使支出的每一分钱都能带动更多私人资本投入。政府政策也可以加速金融和投资活动的改变。


国与国之间的绿色金融和政策选择将有所差异。一些国家将选择对碳定价,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各种税收、补贴以及监管政策的组合。


无论是何种政策组合,它们都应该以市场激励机制为核心,在对项目和业务进行评估时,鼓励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银行对排放物等外部性负责。


随着绿色投资者网络的出现、以及某些欧洲金融机构已承诺遵循“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控制环境风险的框架),这些想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对碳排放量产生影响,这类绿色金融理念需要得到广泛采纳。因此,当明年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时,该集团有机会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新议程并为发展中世界创造实用模式。


全球资本市场是强大的力量。加以正确引导,它们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并开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未来。


本文作者为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研究所(Paulson Institute)主席,著有《与中国打交道》(Dealing with China)一书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