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2019年9月12日,努尔苏丹)9月11-12日,“构建中亚和南亚绿色金融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原名阿斯塔纳)举行。该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共同主办,并获得了英国国际气候基金、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的支持。来自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巴基斯坦、中国、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绿色企业和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深入探讨了全球绿色金融倡议、绿色银行、资本市场绿色化、绿色金融科技、政策框架等议题,并对中亚和南亚地区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中亚国家大多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许多的气候和环境挑战,包括夏季酷暑、冬季严寒、荒漠化、环境污染(特别是由燃煤引发的空气污染)等,而能源短缺问题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苛的自然条件又为部分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了难度。
与会专家表示,该地区相关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有所行动,比如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签署了“绿色经济”转型法案,吉尔吉斯斯坦近年也加大了对环境社会治理(ESG)理念的推广,但这些发展绿色经济的计划都需要大量的绿色投资。中国、英国和欧洲等国家地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相关经验,有可能为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博士在欢迎致辞和主题演讲中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有两大重要意义,一是动员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二是保护金融机构免受气候和环境相关的风险损失。中亚地区可以通过建立绿色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发展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来构建本地的绿色金融市场。中亚地区还可考虑充分利用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机会和金融科技手段来加速本地的能源绿色化转型和建立高效的绿色金融产品交易机制。与中亚地区发展阶段较为接近的中国及其‘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可以为该地区提供借鉴。”
中国绿金委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博士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席Kairat Kelimbetov表示,“作为伊斯兰金融市场发展的一部分,AIFC致力于发行绿色伊斯兰债券(sukuk),与努尔苏丹、阿拉木图等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