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12-30   

....

12月21日,“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国银保监会二级巡视员李晓文等出席会议并发言,工商银行等15家环境信息披露中方试点机构、城市代表及观察员机构参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和中国现代金融学会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承办,能源基金会支持。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主持了此次会议,马骏、周月秋发表致辞。


马骏认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引领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纪元。一是碳中和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更加精确地识别高碳和低碳的部分;二是要强化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并逐步走向强制性;三是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四是激励机制需要逐步改善,力度不断增强。马骏还提出了对环境信息披露小组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扩大银行成员覆盖范围,强化中方和英方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在人民银行支持下,在六省九市试验区推广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经验。


周月秋认为,在绿色转型中金融机构责无旁贷,环境信息披露是衔接全球气候应对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机构落实金融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更是金融机构在“十四五”时期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重要实践。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长期致力于在绿色金融领域里做头雁、做表率,工商银行成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绿色金融战略架构日益完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改造经营模式、助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开展压力测试、绿色金融指数等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未来,应当在巩固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成果、逐步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加大前瞻性研究力度,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碳中和目标下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会议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成果发布。殷红代表中方工作组发布了《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中方)》,江西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海通国际四家试点机构分别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最新成果和报告,其中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披露了绿色建筑和医药化工行业的压力测试成果,海通国际分享了2025年实现集团碳中和目标及实现路径。


在圆桌论坛上,马骏主任、雷曜副所长、马险峰副院长、李晓文巡视员、能源基金会战略与低碳项目主任傅莎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推动全球经济低碳转型”议题分享了观点。马骏强调量化和披露棕色资产对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建议试点小组探索棕色资产标准和定义,逐步与国际接轨,尝试披露全量资产的碳足迹,建议大力宣传试点小组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成果,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相关尝试,提升国际影响力。雷曜充分肯定了试点小组的工作成就,认为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更高开放水平下的创新、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未来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做好碳核算、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政策制定等工作。马险峰认为,金融机构率先垂范有助于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建议试点小组形成的经验向更多金融机构推广,同时成为金融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李晓文认为,绿色发展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的基础,能够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识别和管理环境风险,吸引资本进入绿色领域。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经济主体的监管部门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披露提出了要求,7个交易所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我国有48家银行和保险上市机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满足监管要求和提升公司价值。我国金融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较好,未来监管部门将继续大力推动更加准确、可核实、可比较的环境信息披露;傅莎认为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较发达国家70-80年的时间窗口更紧迫,金融机构要马上行动起来,拉动实体经济部门的绿色转型,同时把握好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遇。(摄影/郑国华)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