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还记得去年夏季长江盆地经历 70 多天干旱、国內多达 267 处气象站刷新高温纪录吗?2023 年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中国气象局警告国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1。事实上,武汉、郑州等十多个城市于三月初的温度较往年同期高出 10°C 以上,海南岛昌江县更于五月经历超过 41°C高温,为有纪录以来最高2。
面对越加频繁的极端和异常天气,聚焦中国的投资者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MSCI 就相关风险作出评估。基于 MSCI 中国指数(截至 2023 年 3 月)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投资组合,并使用 MSCI 气候风险估值模型(MSCI Climate Value-At-Risk,简称Climate VaR)估算了投资组合中不同行业面对气候物理风险的变化。
极端高温对不同行业造成的潜在损失差异显著
虚拟投资组合的相关数据基于 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左侧图为绿色金融系统网络 (NGFS) 提出的全球升温1.5°C 有序转型情景,我们在右侧图中加入全球升温 5°C 的情景( IPCC SSP5-8.5 情景)进行比较。受数据可用性影响,MSCI气候风险估值模型的极端高温覆盖率仅为 84.27%。所有分析均基于上述覆盖范围。数据截至 2023 年 3 月 27 日。来源:MSCI ESG Research
以下是研究得出的四大要点:
(一) 在虚拟投资组合中,极端高温对应的损失占全投资组合所有气候物理风险造成的总体潜在损失的 49%,是仅次于沿海洪水的第二大气候灾害类型。
(二) 不仅不同行业受极端天气影响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升温情景下,各个行业面临的相对影响和敏感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全球升温 1.5°C 的情景下,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预计会面临较高的潜在损失,但在更为极端的全球升温 5°C 的情景下,金融和房地产则更加敏感,面临的预计市值损失或增加 10 倍。
(三) 地理位置亦为决定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假若全球升温 5°C,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一些内陆省份的企业将较其他地区的企业面临更大的潜在损失。于同一格(面积小于 1 万平方公里)的资产总计到 2100 年可能面临超过 20 亿美元的高温相关潜在损失。
极端高温造成的潜在损失因地理位置而异
选定样本投资组合之数据基于全球升温 5°C(IPCC SSP5-8.5)情景下的 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数字和颜色表示基于公司资产位置的潜在极端高温相关损失现值,使用 MSCI 气候物理风险估值模型计算。每个方格代表 1° 经度 * 1° 纬度。数据截至 2023 年 3 月。来源:MSCI ESG Research
(四) 比较不同虚拟投资组合,极端高温风险最低的是与巴黎协定一致的投资组合,因为降低气候物理风险是该投资组合的一项明确目标。
未来,投资者可能需要结合不同的气候风险管理策略,充分考虑行业差异及资产在热点地区的气候适应计划,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气候物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