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安国俊:中国绿色基金发展趋势

2019-01-24  来源:《中国金融》2018年第19期  

....

作者|安国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绿色基金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各级政府发起绿色发展基金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我国绿色基金发展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爆发力。包括内蒙古、云南、河北、湖北等多个省份已纷纷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地级市也在不断推动绿色基金发展的进程,以带动绿色投融资,这对地方政府投融资改革和协调绿色城镇化资金的筹措十分有利。还有很多民间资本、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设立绿色发展基金,PPP模式的基金成为政府支持绿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责任投资和绿色投资在资产管理业方兴未艾。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以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为核心的ESG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共计106只。据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包括基金、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达97.81万亿元,在基金业协会自律管理下的资管规模达52.80万亿元,占整个资管行业约54%。


绿色基金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新动力。应该说,国际投资的绿色化和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已经成为关注热点,而绿色基金也会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合作的重要路径。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支持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将成为绿色发展的合作重点。2016年,中美绿色基金作为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正式推出。该基金将与镇江和张家口两个城市合作,建立市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发展基金,推动当地节能工作的开展,并将成功经验在国内其他城市进行复制和推广。未来我们可以联合全球的合作伙伴,通过绿色基金在“一带一路”进行绿色投资,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而亚投行、丝路基金、亚洲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在推动亚太金融合作、“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也更多强调绿色投资。


秉承社会责任的企业积极创设绿色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目前,节能减碳、生态环保已成为很多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关注的热门投资领域。


环保类上市公司成为发起设立绿色并购基金的主要力量。2015年以来,环保类上市公司成为发起设立绿色并购基金的主要力量,如南方泵业设立“环保科技并购基金”;格林美拟设立“智慧环保云产业基金”;再升科技发起设立“再升盈科节能环保产业并购基金”;高能环境设立“磐霖高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进入2016年后,环保并购基金持续得到市场关注,这种热潮势必引起一轮环保产业的并购热潮。


应进一步完善绿色基金发展的配套机制



通过绿色基金可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首先,应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整,积极拓宽绿色产业基金的融资渠道,发展民间资本、养老金、金融机构、国外资本和政府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试点,为绿色基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其次,积极利用外资推动绿色基金可持续发展。加强引进国际来源资金是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因素,产业基金的发展不仅可以寻求国内投资,更可以引进外资和国外专业人员,建立绿色产业基金项目库,进一步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基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确保城市绿色发展融资的重要因素。


切实推进绿色金融地方试点落地实施,完善投融资机制保障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特点来发挥本地区的优势,探索各省市未来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和路径。完善PPP模式的绿色基金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保障社会资本进入的公平性。支持地方和市场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担保和增信机制支持绿色债券的发行,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定期进行绿色融资实施情况考核,设立相关绿色融资项目库和绿色评级标准体系,通过担保基金和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中长期绿色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完善绿色基金的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一是完善绿色发展基金制度框架。加快绿色发展基金法制化进程,明确绿色发展基金的概念界定、资金投向、运作模式、发展目标、监管机制等,通过立法确定约束性指标,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以此促进绿色发展基金良性发展。二是健全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基金的各项内部制度,包括设立合适的风险应急机制、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行业发展自律制度、基金筛选机制、风险监控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为社会投融资主体、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有利于监管的有效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三是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政府应完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细化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的财政贴息办法、补贴办法、税收优惠政策、项目优先准入等优惠政策。四是建立绿色基金风险防范机制。健全问责制度,制定投融资风险考核机制,引进第三方绿色评估机构,将绿色投资业务开展成效、环境风险管理情况纳入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专门的绿色投融资审查体系,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影响结果,确保绿色基金投向真正的绿色项目上。五是依法建立绿色项目投资风险补偿制度,通过担保和保险体系分散金融风险。建立绿色金融信息交流交易平台,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漂绿”行为发生,加强绿色金融体系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快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绿色发展的进程。六是绿色基金的相关制度框架包括投资环境效益评估体系亟待完善。建立绿色项目库,完善绿色投资标准和筛选标准、退出机制和法律框架。


通过绿色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行绿色投资。建议以国家绿色产业为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绿色城市和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绿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各级政府以多种形式发起或参与发起PPP模式的绿色发展基金。目前,我国已在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四川等十几个地方建立了50多个由地方政府支持的绿色发展基金,还有很多民间资本、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绿色基金一般聚焦于雾霾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治理、污染防制、清洁能源、绿化和风沙治理、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等专项项目,这些领域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绿色基金可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农业、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产业,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完善发展特色农林产业,以项目为载体,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为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提供空间。


建立绿色基金支持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框架,有效鼓励绿色PE/VC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明了重要方向,应逐步建立以绿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融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绿色发展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国家新型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绿色技术银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民营企业引导基金等把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持领域,促进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并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为绿色发展奠定技术创新的动力。


完善绿色基金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和筛选指标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投资基金的环境筛选指标,这些指标涉及污染减排、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等不同的范围。对政府引导的投资而言,绿色投资基金主要以支持环境治理技术和资金落后的企业为目标,以负向筛选与一般社会责任投资筛选体系相融合的方式,为环境亟待改善的地区和企业提供环境治理资金,从而推动当地环境的改善。


对比主要发达国家的绿色基金,尽管各自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效率、污染防治、环境治理测算上有所差异,但是环境污染与保护、能源利用和供给、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清洁技术都是各地区基金关注的焦点。差异化的投资理念推动了全球绿色基金投资标准体系的构建,包括联合国发起的责任投资原则的ESG标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投资,比如清洁能源、绿色科技、垃圾处理、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投资,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绿色基金投资的引导机制方面予以关注和借鉴。


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产业担保基金。目前,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成立正在提速,首期注册资本人民币661亿元,将实现每年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新增1400亿元贷款的政策目标。未来也可以考虑设立绿色担保基金,有效缓解环保企业、三农和创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担保基金可以向绿色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也可以担保绿色债券、绿色PPP项目等。担保基金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包括法国、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等都有相关经验,以地方财政投入启动资金,引入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成立绿色担保基金,当地政府应在资金筹集和投向等方面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发挥责任投资和ESG标准对绿色投资和可持续金融的指引作用。从可持续发展承诺、政府投资拉动、ESG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法规制度的完善等多层面推动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环保产业和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公募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责任投资管理制度和绿色投资指引,丰富ESG评价指标体系,改善投资决策机制,提升绿色投研体系,为推动绿色投资基金、全面践行ESG责任投资奠定基础。同时应积极鼓励包括责任投资论坛的组织,发挥社会团体和智库的力量。国际经验表明,非政府组织对欧美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支持绿色基金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在实践中还需要不同层面予以推进落实。要有效保障投资人的利益,真正搭建民间资金与政府项目之间的普惠桥梁。目前,推动绿色金融的全球发展已经在G20达成共识,国际投资的绿色化和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成为关注热点。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