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构建低碳经济新格局,中国应加快绿色发展顶层规划设计
2021-01-10
....
在2020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进一步提高了减排目标,计划在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将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也为从国家到地方如何开展低碳减排与绿色发展工作提出了指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亦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尽管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中国依然向世界展现了坚定不移的减排决心和大国担当。与此同时,全球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相继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中叶的“碳中和”目标承诺,国际“碳中和”之战正式打响。全球正在构建低碳经济新格局,世界产业经济的颠覆性转变与升级将开始。可以看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人民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布局未来三十年的绿色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例如,欧盟的绿色债券革命、日本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韩国的能源政策升级等。各国在低碳新格局之中将不断进行合作与竞争,组建“碳中和全球联盟”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守护人类的唯一家园。在这场低碳经济之战中,中国对外将加强国际气候合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对内将加快绿色发展顶层规划设计,推动产业经济的全面升级转型,更要将绿色发展在各个地区落到实处,推动各市之间的绿色经济相互协同合作。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各市的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均具有其自身的区域特色与历史沿革。同样在绿色发展领域,各市在生态环境治理、节能减排贡献、绿色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最终使得各市在绿色发展水平和潜力上存在差距。对此,中国需要从国家到各市、从政府到企业全面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当务之急是尽快探索和制定各个产业与地区的减排路径和阶段性目标计划,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目标规划,更需要各个省市和地区的全力配合,积极开展气候环境治理与产业经济绿色转型,加强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各地区减排工作、努力实现“碳中和”的远大目标,我们需要一套区域绿色发展评价的框架体系与方案,对各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利用统一的标准和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探索与制定各市碳中和路径与规划,在未来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各市的实际发展进度优化区域环境政策,推动减排工作的稳定开展与完全可控,助力达成碳中和的阶段性任务与最终目标。笔者所在智库正在研究和开发一套评测体系方案,对不同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区域特色减排路径,希望能够为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作出科学的参考和指引。对各市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客观对比各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判断部分市的劣势与不足以推动相关资源尤其是绿色资金的合理配置、发掘部分市的优势以借鉴相关的先进经验,将发展水平作为相关的环境政策制定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也能根据各市的绿色发展、历史进程以及产业综合评级来制定未来的城市碳中和路径规划,从城市到国家、从局部到整体,科学统筹“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工作;更能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动态指标,并推动相关金融投资指数的开发和应用。各市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在环境、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的绿色新政策上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在“碳中和”大目标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环境优势。总之,应对二十一世纪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迫在眉睫、必须重视的重大议题,中国必须抓紧开展减排行动,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做好生态文明布局,自上而下动员全国力量响应到这场世界低碳经济之战中,为实现“30·60”(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远大目标而不断奋斗!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本文刊于12月23日《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