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政策研究

绿色中国:地方绿色发展推进路径与重点工作

2017-05-09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绿色金融频道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区位条件、环境特征、生态功能,以及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推进路径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报告旨在综合地方绿色发展相关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的实.......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汤维祺  兴业研究分析师

摘要:

在各地方“十三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绿色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在国家总体部署的框架内,各地区依据自身区位、环境、生态功能,及经济产业结构的特征,制订了各具侧重的推进路径;

地方绿色发展的“规定动作”包括污染减排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城镇化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四个方面;

地方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具有区域集聚特征,北部沿海地区以大气污染治理为第一要务;东北地区着力推进传统工业绿色转型;长三角地区重点落实城乡绿色协调发展;南部沿海地区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黄河中游地区强调资源节约和能源转型;长江中游地区以水环境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为核心;西南地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中和治理;青藏高原地区则在切实保护水源地生态的同时,推进新能源体系的建设。

PPP模式有助于吸纳社会资本、构建市场化的发展机制,有望成为地方推动绿色发展融资的“新常态”;绿色产业基金的模式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政策的支持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有望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为我国“五位一体”核心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写入了“五年规划”,引导各级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各地完成了地方绿色发展的总体规划。而从年初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以及密集出台的相关工作具体安排和实施方案中不难看出,2017绿色发展的重点落在了推进落实上。这也对绿色金融市场的支持与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区位条件、环境特征、生态功能,以及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推进路径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报告旨在综合地方绿色发展相关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梳理出2017年我国各地区绿色发展共性与个性的重点工作以及推进路径。

一、  地方绿色发展的“规定动作”

各省、市、区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而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则依照规划目标和路径,确定短期内的具体工作。各地绿色发展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关内容的框架,因而以共性内容为主。而各地区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则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各有侧重,表现为短期重点工作内容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的推进路径主要包括污染减排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城镇化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这四个方面[1]。而各地方的相关规划也围绕这四方面内容具体展开。

1.    污染治理:“气、水、土”分步推进

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毫无疑问是绿色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包括污染物排放减量,以及存量污染的治理。三类污染治理工作在技术发展、推动进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

(1)  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是最受关注的领域,相关工作的推动也最为深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于2013年颁布实施,并将于2017年迎来考核。就目前情况看,部分地区完成目标难度较大。为此,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吹响了“蓝天保卫战”的号角,进一步提升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推进力度。大气污染治理是2017年全国各地绿色发展的第一大战役,其直接手段包括三个方面[2]

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淘汰燃煤小锅炉,推广热电联产等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强化煤电、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推进石化、化工、印染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治理;

面源污染治理:整治城市工地、运输车辆、堆场扬尘,推广封闭式管理;推进散煤治理,控制秸秆焚烧;推进城市及周边绿化和防风防沙林建设;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

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合理控制机动车数量、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提升燃油品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广清洁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

(1)  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防治与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城市基础设施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涉及广泛。随着绿色发展全面展开,水污染防治也在近年全面启动,并且借着与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PPP建设项目的热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水污染防治的直接措施包括[3]:

工业污染防治:全面强化达标排放,取缔不合规企业和项目;专项整治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实行总量控制,推进技术升级改造;工业集聚区限期补足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强制集中处理;

农业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现有养殖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养殖场强制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化药减量、精准施用技术和机具;依据水资源特征,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船舶港口污染控制:强制报废超限船舶、加快环保提标;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设施能力。

(1)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治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经过激烈的讨论,在最终于2016年5月发布,但目前依然存在诸多污染现状、治理技术,以及推动机制上的争论。因此现阶段,各地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基础能力建设为主:

土壤污染调查:排摸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区域范围;

控制污染扩大: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护、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污染源监管,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

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研究适用技术及机制。

污染防治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第一把抓手。尽管各地污染情况不同,在具体目标和推进路径上有所侧重,但基本上涵盖了全部的三类污染,以及前述绝大部分措施手段。

2、生态保护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建设

对于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目标,各地除了依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 “保守治疗”措施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积极治疗”的手段[4],包括:

恢复城市及周边生态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城市绿化和公园等措施,在城市及周边构建起生态廊道,恢复生态功能;

水环境治理:在流域和水系的层面上,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修复水系生态环境;

工矿区及生态退化区生态修复:在废弃矿山、尾矿,以及资源枯竭、生态退化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自然公园建设:依据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设立并管理国家公园。

由于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差异较大,因此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有关措施和重点工作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   绿色城镇化:优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

绿色城镇化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包含了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情节城市、宜居城市、海绵城市等极为丰富的内容。绿色城镇化的具体推进措施,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5]。

(1)  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

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以及城市生态体系四大领域:

绿色建筑: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建筑工业化,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6];

绿色能源系统:在城镇建设和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推进煤改气、电能源技术升级;在北方地区城镇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在农村推广生物质沼气、风光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网络,鼓励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完善充电配套设施;推进油品提标,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等。部分省市通过要求公交、公务、特种车辆等全部电动化的方式,推动清洁交通体系的发展,带动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

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包括公园、绿地,以及道路沿线绿化带。

(1)  绿色公共服务

绿色城镇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公共服务,其中最为核心的包括两类: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水务体系建设,以及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污水处理:包括雨污分离和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其运行与管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约为91%,县级污水处理率达到82%,村级污水处理率约为10%[7],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

垃圾处理:包括前端的垃圾分类、回收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发电等后端处理设施及应用。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建部发改委《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推出了我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这将为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焚烧发电等产业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公共服务往往同时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在财政部2016年10月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对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由于能够产生收益且经营管理模式成熟,因此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

4.    绿色经济:发展重点绿色产业

结合自身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发展绿色产业,是各地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2016年12月,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8]。经过了2016年的酝酿,各地区着力推动的绿色产业也逐步聚焦并延伸,形成了一些重点行业:

农业现代化:结合生态保护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关工作,发展绿色农业、推进特色林果等农产品及加工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其中新材料包括用于储能、新能源及其他高新基础产业的特种材料;新能源则主要包括风、光、核等的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运维服务;

旅游业:包括与农村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相结合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开发项目,以及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经营。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遗憾的是,仅有浙江、贵州等部分地区对此引起了重视,并将之列为近期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二、绿色发展路径的地方特色

在绿色发展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不同地区依据自身污染状况、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及产业结构特征,相应地有所侧重。比如京津冀、东北等工业集聚地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的要求较为紧迫;青藏等生态脆弱、退化或重点功能区,则更需加强生态保护;而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则倾向于借助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绿色发展路径的侧重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反映的短期重点工作安排之中。

由于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区域集聚特征,因此本节按各地短期重点工作的特征,对31个省市进行分区分类[9],梳理各区域共同关注的领域,以及各省市各自的特点。

文末附表对各地区及各省区市绿色发展重点工作做了归纳,供快速查阅。

1.    北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鲁)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四省。作为华北大部经济中心,该地区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集聚。又由于毗邻山西、陕西、内蒙等煤炭产区,电源结构及冬季采暖能源结构倚重煤炭。各方面因素导致近年来空气污染愈演愈烈,雾霾问题突出。因此对于这一区域,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是重中之重,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区域协同治理。除此之外,水污染治理,以及绿色城镇化建设也是该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10]。

(1)大气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

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把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列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2017年2月,环保部等四部委会同京、津、冀、晋、鲁、豫六省市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2017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相应做了详细的部署。方案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冬季清洁取暖、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严控机动车排放、优化城市管理,及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七个方面,共计19条具体措施,并明确了完善的保障措施。

分具体省市来看:

北京和天津的重点任务为汽车排放提标升级、“小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小燃煤锅炉清零,以及发电和供暖的煤炭替代。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17年要完成4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30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淘汰20万辆高排放机动车、提高公交、环卫、邮政等行业新能源车使用比例;

河北的重点任务则主要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明确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11]

天津强调清洁能源煤炭替代,以及散煤治理;

山东强调石化、化工企业有机挥发物(VOC)治理工作

(1)  关注城市建设及水污染治理

北京以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为依托,将开展一系列综合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管网设施,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北京2017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将分别达到99.8%及95%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6%。此外,城市绿化建设也被列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的一项内容,要求新建城市绿地400公顷、造林16万亩,完成山区森林健康经营60万亩。天津则提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天津则将水污染防治与城市生态建设相结合,提出了水污染源及河道综合整治、污水和污泥处理设施新建扩建、水系连通等专项工程。此外,还提出大规模植树绿化目标,计划完成造林170万亩,以及一批城市公园。

河北同样将水污染治理作为地方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2016年9月,河北省发布《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省“水五十条”),明确于2017年开展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重污染河流环境治理攻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防护三个专项行动,深化近岸海域污染治理,保护自然岸线,推进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部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项目。4月18日,有新闻媒体发布《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的图文报道,披露河北等地发现多处污水渗坑,对当地环境造成威胁。相关报道被河北省地方政府确认属实[12]。为建设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河北省的水污染治理任务必将进一步提速[13]。

1.    东北地区(黑、吉、辽)

东北不仅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大量存量落后产能需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厚。推动绿色节能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契合东北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东北三省强调通过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此外,山水林田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东北三省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14]。

(1)  加快传统老工业绿色转型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传统产能集聚的地区,也是供给侧结构调整和环保严格监管和督查环境下,受影响最深、转型升级需求最为强烈的地区。比如辽宁省2016年有11568个环保违规项目被清理整顿[15],其中已有8000多个项目完成了整改,实现合规复产。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大部分面临清理整顿的落后产能,需要进行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处理、清洁能源替代等相关改造。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为绿色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空间,成为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支撑点[16]。此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秸秆综合利用、煤化工等,也是东北三省普遍重视的绿色产业。

(1)  以生态保护与治理带动农业与服务业升级

东北地区具有丰厚森林、山岭和水系等自然资源,为我国北方提供生态屏障,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因此,保护和提升生态功能是东北三省绿色发展的另一项核心内容。吉林省提出将启动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域内水系生态长廊工程,力争完成100亿元水利工程投资;黑龙江则重点强调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大兴安岭天然林资源。

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农粮产区,肩负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加强耕地和森林保护,加快农业绿色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发展方向。东北三省均提出通过农药、化肥的灌溉用水“三减”行动,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巩固东北粮食的品质与品牌优势;同时提升自然生态保护,发展林特产品。黑龙江省还提出要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以及构建现代林中经济产业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为旅游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依托自然生态资源,黑龙江提出了大兴安岭、伊春、漠河等6个省级、13个全域生态旅游项目,以及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辽宁提出了11个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目标;吉林则提出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建设生态旅游和冰雪旅游。

1.    长三角地区(江、浙、沪)

长三角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也是人口密集地区和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在这样的区位特征下,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协同关系收到了高度的重视。为此,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建设宜居环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长三角率先发展提供新支撑。

纵观江、浙、沪三省市绿色发展相关规划和近期重点工作部署,可以归纳出两条主线:推动绿色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产生龙头带动作用[17]。

(1)  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

上海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明确了几项重点工程,包括旧城区域给排水系统建设和改造、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则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工程,以及涉及五万户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打造美丽乡村。

浙江省在提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填埋场生态化改造、绿化建设,以及农村沼气和天然气发展等专项工程外,更强调将生态治理与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相结合,促进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18]。

江苏省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问题同样严峻[19]。在继续加强水污染治理的同时,江苏提出建设生态园区,推动污染企业出城入园、集中治理,以及完善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推动水污染的防治。此外,江苏还重点提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绿色建筑、城市清洁能源系统、低碳交通体系等,整体推进绿色城镇化。

(1)  支持绿色产业形成龙头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产业基础、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能力都具有领先优势,对绿色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据统计,江苏、浙江两省环保产业实现的收益占全国的22.7%和15.5%,占据全国前两名 。

江苏宜兴市环保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技术先进,而被誉为中国“环保产业之乡”。“十三五”期间,江苏将进一步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20]。

浙江省也设立了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集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浙江省在“十三五”规划中,还明确将绿色产业列为“万亿级产业重点方向”,确定了生态环保领域重大项目50个左右,计划五年完成投资1300亿[21]。

节能和新能源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等绿色产业,以及新能源车及电池等新兴产业,受到了三省市的普遍重视。在推动机制上,浙江提出支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设立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更加健康地发展。

4.    南部沿海地区(闽、粤、琼)

以朱三角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同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人口集聚区。2015年1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并且不断向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也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积聚,日益凸显。

在闽、粤、琼三省的绿色发展规划和短期工作部署中,弥补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三省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22]。

(1)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完善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包括落实宜居环境建设项目8000个,完成投资2300亿元;新改扩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供水管网和绿道各1500公里、燃气管网1000公里,开工建设地下管廊100公里;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000个以上。此外,在武夷、三明建设生态工贸去和生态新城[23]。

2016年8月28日,中国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珠三角地区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广东将进一步强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包括建设低碳交通体系,更新或新增公交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充电配套建设;推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试点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推进城市污水治理,完善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建设危废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等基础设施;新增造林、城市绿化提升绿道网管理水平[24]。

海南省提出“城镇修补”,推进棚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建设,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    黄河中游地区(宁、陕、晋、豫、蒙)

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四省区位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对于这五个省区而言,在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推动能源转型与优化水资源管理占据了最为主要的地位[25]。

(1)  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黄河中游五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但也正由于煤炭资源的丰裕,导致煤炭利用方式总体粗放、无序、低效,产生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在全国加大煤炭减量和清洁利用的背景下,煤炭产业收益能力下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黄河中游地区实现能源产业转型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五省区一方面通过在省区内加强节能减排、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则积极寻求传统能源工业转型。具体措施包括:

宁夏重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宝丰能源循环化改造二期等重点项目,发展热电联产、煤改气和电、火电超低排放改造[26];

陕西提出“优煤、稳油、扩气”战略,打造新能源、电力外送、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

山西则提出煤炭绿色开采、分级分质利用、提高洗选比例;发展现代煤化工、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发电机组,扩大煤电外送通道;开发煤层气、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27];

内蒙古提出壮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持在荒漠戈壁区域、矿山废弃地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电供热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加快建设外送电通道和油气管道。

(1)  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任务突出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能源工业长期扩张下,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威胁。因此,落实水资源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水环境和退化区生态治理日益紧迫。

宁夏将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列为重点工程。此外,提出黄河排污治理、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优化管理。此外,提出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南部黄土丘陵陵水土保持区、三山森林生态功能区治理工程;

陕西提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包括黄河沿线环境治理、黄河西岸生态恢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水系生态修复等专项工程;同时提出建设地质地貌国家公园,促进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

山西则强调水资源利用和节水目标,提出有效开发空中水、合理利用地表水、严控开采地下水。此外,将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

河南省将推进黄河故道综合整治开发和生态走廊建设,支持洛阳、开封、漯河等黄河沿线城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

内蒙古依托林、沙、草自然资源优势,提出生态保护与旅游和特色产业开发;同时,提出域内水生态、大青山综合治理工程等[28]。

1.    长江中游地区(赣、皖、湘、鄂)

按照国务院2015年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大城市为中心,定位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29]。

该区域位处长江黄金水道和生态廊道的中心,对长江水系污染与生态整体治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强调长江水系污染治理的只能够要意义。与此同时,区域内水系丰富、河湖集聚,汛期洪涝灾害严重。因此,加强长江水系污染与生态治理,以及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长江中游地区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30]。

(1)  水污染与生态综合治理

推动工业出城入园、集中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是实现长江中游水污染治理与水系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措施。

江西将开展“清河行动”[31],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48个县(市)和25个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鄱阳湖沿线20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项目建设,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

安徽则提出“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包括皖江生态廊道、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巢湖生态产业带和特色城镇、大黄山国家公园,和大别山绿色发展示范区等具体的建设工程,并在《“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施工方案》中明确了定量的环境指标和投资目标[32]。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启动工业水污染、城乡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集中整治,2017年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成使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647个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力争两年左右全面建成。

湖南则将湘江保护和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水源地生态保护和重点地区污染治理。同时,将针对全省工业园区进行优化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清理整顿、环境治理、节能降耗等专项行动。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和设施,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长江中游地区的四省域内水系丰富,洪涝灾害频发,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紧迫。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空间巨大。

江西提出深入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四方井水利枢纽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点项目,以及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鄱阳湖沿线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工程[33];

安徽省提出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实施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包括基本完成11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8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续建环巢湖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

湖北提出开工建设海绵城市80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五大湖泊堤防加固、14条重要支流治理、重点易涝区域排涝能力、1321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

湖南同样提出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四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

7.    西南地区(桂、渝、川、黔、滇)

西南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该地区生态环境资源资产丰裕,承担着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三省一区一市均提出了具体、全面的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此外,依托绿色发展,各省区市也都提出了绿色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南各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差异较大,因而在绿色产业的具体发展重点上,存在一定差异[34]。

(1)  全面落实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

广西提出“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目标,重点强化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区确界和功能区划定,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珠防林、海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重庆市将重点落实水源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如加快沿江及城区环境污染隐患企业搬迁治理、加大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力度,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和禽畜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项工程。

四川省提出将在2017年大力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等“四大工程”,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启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城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努力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贵州省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提出了“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和“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并于2016年底分别发布了《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35],以及《第一批大生态十大工程包》[36]。

云南省强调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同时,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以及矿山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以及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

(2)  以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

四川和重庆是西南地区产业和资源集聚地区,产业基础较为坚实。在绿色产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同样力求起到引领作用。重庆提出将开展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引领行动,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打造国家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县建设,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深入开展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低碳社区等试点,发展绿色建筑。而四川则将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同时推进企业绿色化和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新能源汽车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

贵州省同样提出了全面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规划,要求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2017年将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促进以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加快发展。2016年10月,贵州省已经出台了《四型产业发展引导目录(试行)》。

广西尽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民俗、边境、长寿等旅游品牌。制订了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等194个重大旅游项目。此外,还提出建设生态长寿天然饮用水和保健养生食品产业基地。

8.    青藏高原地区(甘、青、藏、新)

青藏高原地区包括青海、西藏、甘肃和新疆四省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但同时,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其腹地。因而不难理解,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在该地区具有压倒性的地位[37]。

(1)  以水源地生态保护为第一要务

水资源保护包括两方面内容:水源地生态保护,及水资源节约利用。

青海省域内的“三江源”为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生态保护任务最为紧迫。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省视察时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青海于2016年设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38],并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细化了建设方案,明确了30项重大任务和1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此外,还提出了祁连山保护、南北山绿化、环湖地区生态保护与治理、“三滩”引水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西藏自治区则通过推进退耕还林、严格生态功能区规划、构建野生动物国家公园等方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甘肃和新疆则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包括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业废水再生和循环利用、城镇中水回用等。

(2)  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是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区。但是由于需求有限,长期以来可再生能源消纳不力,弃风、弃光严重。

青海省提出进一步加快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在坚决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新装机光伏发电100万千瓦、风电100万千瓦、加快国家确定的4个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的同时,扩大新能源就地消纳和省外输送规模。青海将在2020年前,实现打造全国最大的水、光、风互补清洁能源基地的目标。

西藏则根据域内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禀赋,设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如藏中地区以水电为主、藏南地区打造“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在域内能源系统方面,重点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新疆同样提出,在加快国家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百万千万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同时,建设“疆电外送”、“西电东送”通道。此外,作为煤炭和油气资源区,新疆计划大力推进能源系统转型,包括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国家大型新能源基地、加快油气管道建设,以及推进绿色矿山示范项目。

三、  地方绿色发展的推进机制

体制机制的保障,是确保绿色发展目标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地方绿色发展涉及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单纯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无法支撑所需的大量投入,需要探索合适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推动绿色发展目标的落实。

1.    PPP模式吸纳社会资本

根据2016年10月财政部《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90号)[39],要求大力践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广应用力度,并明确“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强制应用PPP模式”,明确了部分第三方环境治理的操作模式。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各地均发布了多批PPP项目清单,并已有部分项目落地。

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盈利性较低、公用事业属性较强,长期以来都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这一模式在初期为设施的快速建设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投资效率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逐步显现,公共服务等领域亟需新的增量资金,亟需进行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而PPP模式恰为地方公用事业平台公司做大资产规模、做强业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目前各地发布的PPP 项目中,生态环保占多数。PPP模式有望成为地方推动绿色发展融资的“新常态”。

2、   构建绿色发展基金

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2016年9月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各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产业基金。[40]

2016年中,绿色基金在金融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央财政将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目前我国已经设立的绿色发展基金十数个,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低碳转型等;而各级政府牵头的地方性绿色发展基金、低碳基金、产业基金等更是不计其数。而在基金的管理模式上,则采用了包括金融机构托管、信托、PPP模式等多种形式。

附表:各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一览 

区域

区域目标

省区市

地方重点工作

北部沿海地区

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

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

交通排放治理;发展清洁交通;
压减燃煤与清洁能源替代;清洁供暖;
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天津

城区禁煤;小散乱污与小锅炉治理;
污水管网、固废处理设施;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河北

专项整治散煤、焦化、矿山、车辆污染;压减钢铁、水泥、玻璃产能;
省水50条: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入河排污口污染综合整治;

山东

执行大气污染物第三阶段排放标准限值;燃煤锅炉和煤电改造;
控制油品消费;石化化工行业VOC治理;
开展土壤治理修复试点、造林行动;

推进垃圾分类、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东北地区

老工业与传统部门绿色转型升级

黑龙江

市场化推动供气、供水、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地铁和地下管廊“三供三治”计划;

发展绿色旅游、养老、健康、文体、农林业;

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标准制定

吉林

重点流域、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
地下综合管廊,完成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清洁供暖等工程;

发展生物质合成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黑土地保护治理、西部草原“三化”治理

辽宁

环保违规项目加快整改复产;
水系生态保护修复;完善辽西北风沙阻隔带;
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
造林、育林,发展特色产业;耕地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优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长三角地区

绿色城镇化建设;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上海

旧城及农村给排水系统建设和改造;
城市垃圾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
“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江苏

污染企业园区化管理,集中治理水污染;禁养区养殖搬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压减非电用煤、煤电改造;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系统、低碳交通;建设宜兴环保产业之乡

浙江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山体地貌、水土流失、平原绿化和彩色森林综合治理;推进“五水共治”;垃圾处理设施、填埋场改造;

农村环境整治,创建全域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渔业;

建设衢州略施产业集聚区;支持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设立环境标志产品等认证体系

南部沿海地区

建设宜居城市

福建

公交、能源、水利、环保、公用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生态新城建设;市政线网六千工程;
完善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立碳交易市场;
推进全域生态旅游

广东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流域污染及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新增造林、城市绿化;
完善危废、垃圾、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基础设施;建设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海南

推进棚改;综合管廊、低碳公交建设;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产业链发展;发展公交;
推进生态修复、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海岸带开发与保护;

黄河中游地区

能源系统转型;
优化水资源管理

宁夏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建设干旱带水源工程、黄河排污治理;
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生态功能区治理

陕西

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
煤改电、煤改气、煤改热推动冬季清洁取暖;
提高地热、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电力外送;
重点流域及沿线生态环境总和修复治理;
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山西

发展现代煤化工、低排放机组,煤电外送;
开发空中水、合理利用地表水、严控开采地下水,优化全域水资源配置;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推进土地、矿产集约高效利用

河南

黄河沿线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推进水电路气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内蒙古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壮大新能源产业;
加快假设外送电通道和油气管道;
工业全面达标排放;工业园区、农牧业面源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林、沙、草保护和治理;开发生态旅游

长江中游地区

长江水系污染与生态治理;
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

江西

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
“七改三网”建设;

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示范区;节能环保服务;

大气污染治理,煤电和节能改造、脱硫脱硝;水环境治理:清河行动,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鄱阳湖沿线污水处理及管网;搬迁养殖场;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等试点工程

安徽

“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排水防痨三年计划

湖北

开工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湖泊堤防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

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集中整治工业水污染、城乡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码头整治巡查;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成使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

湖南

洞庭湖滨湖生态城镇、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圈;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四年行动计划;

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

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矿山环境治理;河道生态保护与沿河生态建设;强化工业污染、生活、畜禽养殖、餐厨废弃物处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

西南地区

全面落实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
带动绿色产业发展

广西

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库;生态产业园建设;

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西江“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
植树造林与护林;景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打造生态、民俗、长寿等旅游品牌

重庆

水源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染隐患企业搬迁治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禽畜养殖污染防治;

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引领行动;
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县,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
低碳城市、产业园、社区试点,发展绿色建筑

四川

污染水体整治“四大工程”;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和城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

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

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推进企业绿色化和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新能源汽车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

“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

贵州

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十大生态修复工程;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
推行垃圾分类,新建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云南

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矿山生态保护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

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管理;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重点耗能领域“能效提升”计划

青藏高原地区

水源地生态保护;
新能源体系建设

甘肃

水资源集约利用、生态保护、水系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
工业、建筑等6大领域节能降耗;
有色、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

青海

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系列工程;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
建设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扩大新能源就地消纳和省外输送规模

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打造锂电产业基地和光伏制造中心

西藏

退耕还林;规划生态功能区;构建国家公园;
藏中发展水电、藏南“西电东送”接续基地;
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新疆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业废水再生和循环利用、城镇中水回用;
推进国家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建设“疆电外送”、“西电东送”通道;

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环境治理和修复;

发展特色旅游、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林果等特色农产品

注:

[1]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兴业研究绿色金融报告:绿色中国:顶层设计与总体部署20161117》

[2]参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部分内容

[3]参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部分内容。

[4]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整理。

[5]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内容整理。具体请参见兴业研究绿色金融报告:绿色中国:专项规划与推进路径20161209

[6]参见住建部2017年5月4日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 http://www.h2o-china.com/news/240781.html

[8]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见《兴业研究绿色金融报告:构建绿色经济的完整版图——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61228》

[9]本节按照各省市绿色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区域划分,与传统的“八大区域”划分方式不完全契合。

[10]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北京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58278-29042769.html

天津http://www.tj.gov.cn/szf/gzbg/201701/t20170123_3583797.html

河北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16/c58278-29024728.html

山东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215/c58278-29082541.html

[11]请参见《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http://he.people.com.cn/n2/2016/0125/c192235-27617756.html)。

[12]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4-20/doc-ifyepnea4245728.shtml

[13]具体分析请参见《兴业研究环保行业2017年4月份月报:雄安新区引爆环保板块,华北“渗坑”引起多方关注》

[14]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黑龙江: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2956.html

吉林: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206/c58278-29059532.html

辽宁: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2909.html

[15] http://www.h2o-china.com/news/251083.html

[16]参见《辽宁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2909.html)

[17]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上海: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2/c58278-29040873.html

江苏:http://jsnews2.jschina.com.cn/system/2016/02/05/027803786.shtml

浙江: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2/c58278-29040893.html

[18]参见《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

[19]参见《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查意见》(http://www.zhb.gov.cn/gkml/hbb/qt/201611/t20161115_367497.htm)。

[20]参见《江苏省“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http://news.bjx.com.cn/html/20161018/781104.shtml)。

[21]参见《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http://fgw.zjcx.gov.cn/art/2016/1/19/art_3955_207194.html)。

[22]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福建: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203/c58278-29055218.html

广东: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701/t20170125_691548.html

海南: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17/02/179066/

[23]参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http://www.fjepb.gov.cn/zwgk/gzdt/stdt/gzdt/201410/t20141031_155496.htm)

[24]参见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6-07/29/c_129188692.htm)及《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http://news.southcn.com/gd/content/2016-08/29/content_154730378.htm)

[25]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宁夏: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19/c58278-29036487.html

陕西: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3161.html

山西:http://www.shanxigov.cn/xxgk/zfgzbg/szfgzbg/201701/t20170123_278947.shtml

河南: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6/02/04/010618682.shtml

内蒙古: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0/c58278-29037641.html

[26] http://yinchuan.house.qq.com/a/20170109/005534.htm

[27]参见《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http://www.shanxigov.cn/sxszfxxgk/sxsrmzfzcbm/sxszfbgt/flfg_7203/szfgfxwj_7205/201612/t20161226_272758.shtml)及《山西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8]参见《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70216/808640.shtml)及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9]参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www.sdpc.gov.cn/fzgggz/dqjj/qygh/201610/t20161011_822279.html)。

[30]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江西:http://xxgk.jiangxi.gov.cn/fzgh/zfgzbg/201703/t20170316_1317997.htm

安徽: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206/c58278-29061442.html

湖南:http://www.hunan.gov.cn/zw/zfgzbg/201701/t20170125_3969176.html

湖北: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203/c58278-29055313.html

[31]参见江西省《2016年“清河行动”实施方案》(http://www.jxsl.gov.cn/jxshcbgs/zcwj/2016/f7b2b1bf05b942eea0ef922f3a3220df.html)。

[32] http://www.ahmg.gov.cn/7125064/8608295.html

[33]参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http://www.jxgb.gov.cn/2016-4/20164111038112.htm)。

[34]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广西: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17-02/17/content_40307335.htm

重庆:http://www.cq.gov.cn/today/news/2017/1/24/1481091.shtml

四川: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7/1/25/10412570.shtml

贵州:http://www.gzgov.gov.cn/xwzx/sytpxw/201702/t20170203_693963.html

云南: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3067.html

[35] http://www.gzgov.gov.cn/xxgk/jbxxgk/fgwj/zfwj/qfbf/201703/t20170321_711415.html

[36] 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61025/783404.shtml

[37]地方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整理:

甘肃: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19/c58278-29035522.html

青海: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409511-29043249.html

西藏:http://www.xizang.gov.cn/zwgk/zfgzbg/201702/t20170213_120405.html

新疆:http://www.xinjiang.gov.cn/2017/01/15/124071.html

[38]参见《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http://wenxue.yjbys.com/zawen/278043.html)。

[39] http://jr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610/t20161012_2433695.html

[40]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609/t20160929_820598.html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