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政策研究
据悉,人民银行近日召开了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对浙江等首批五省改革创新试验工作进行了总结。伴随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近一年的试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全面评估成效的基础上,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容,第二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或将诞生。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已成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
1、我国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关系密切。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可持续金融也称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体制和金融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从而合理有效利用和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效率,以实现经济和金融在长期内有效运行和稳健发展。这实际上也是对绿色金融理念能长期有序推进的另一种形象表达,而且,比绿色金融概念的外延更宽广,比如除绿色金融外,可持续金融将考虑包括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其他可持续发展要素。但是,可持续金融的核心还是绿色金融,换言之,只有实现绿色金融发展,才能为实现可持续金融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
研究表明,可持续金融必须遵循无浪费、无破坏性两项基本原则,动态或再生金融资源的规模和质量的成长,应该体现在与未来的发展需要相吻合,动态或再生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外部性效应的积累必须为正。就在去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可持续金融体系路线图》报告认为,通过市场、国家和国际倡议间的互动,可持续金融体系已在转轨中。通过市场化倡议,比如,可持续银行网络(SBN)和联合国环境融资倡议,私营和公共金融机构已开始将环境与社会风险及机遇融入商业模式。特别是数字金融或创新型金融科技具有产生环境效果和支持可持续发展融资转型的潜力。目前,G20、联合国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开展的国际合作,均针对可持续与绿色金融的不同方面,而且越来越多吸收私营部门参与,并得到积极促进可持续金融的多边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配合,这为建立可持续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无论绿色金融研究和发展实践,还是打造可持续金融体系,我国已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因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G20框架下,我国推动形成了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并且在2016年8月底,央行等7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支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江西等5省的部分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包括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支行;鼓励发展绿色信贷;探索建立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强化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扶持,建立绿色产业、项目优先的政府服务通道;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如今,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形势喜人,尤其是首批试点地区,总体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试点地区工作进展神速,各具特色,绿色金融市场需求强劲;二是已逐渐构建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三是绿色基金已成为助力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要素;四是重点企业已开始加快碳资产配置。
接下来,试点拟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更好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方面下功夫。不仅如此,我国还将向全球广泛传播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发展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更可喜的是,《中国城市绿色金融报告(2017)》日前发布,这是全球首份聚焦城市绿色金融落地的年度性报告。该报告强调绿色产业梳理是绿色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要按绿色金融市场规则引进绿色资金,应大胆创新体现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特点等。可以说,这份报告对于中国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中国银行业积极倡导绿色理念
再来看我国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布局。日前,中国工商银行入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FI)发起的“全球银行业可持续原则”核心银行工作组。该核心银行工作组邀请来自全球5大洲、19个国家的26家银行组成,并在广泛征询社会团体、政府及监管机构意见的基础上,为全球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制定一整套原则、框架与指引。该核心工作组将于2018年11月26日在巴黎UNEP FI“全球圆桌会议”上发布“全球银行业可持续原则”草案,并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征询意见后于2019年正式公布。届时,“全球银行业可持续原则”将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及保险可持续原则(PSI)一起,成为指导全球金融业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承诺的重要标杆。
目前,工商银行已派代表参加了该核心工作组多轮前期筹备会议,并代表中国银行业介绍了中国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作为参与核心工作组的中资银行,工商银行早在2015年就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FI),是中国首家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舞台上,工商银行积极倡导绿色理念,2016年作为B20金融促增长工作组联席主席单位,代表工商界提出的绿色金融议题首次纳入B20核心议题;加入联合国环境署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成为中国首家加入TCFD的金融机构。同时,工商银行还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于2016年发布了全球领先的《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工商银行基于压力测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目前已经覆盖火电、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还开展了干旱因素和碳价格的压力测试,并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ESG绿色金融评级及绿色指数研究报告》,得到全球投资者的高度认可。由此可见,工商银行已经成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领头羊”。
除了工商银行外,兴业银行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顺应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自2006年与IFC合作推出能效融资起步,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创造了业内诸多“第一”,形成了覆盖银行、信托、租赁、基金、消费金融等各个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12年间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点绿成“金”的特色之路。截至2018年一季度,兴业银行全国范围内已累计为1473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4869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7222亿元;绿色金融客户数达到10379户。业务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涵盖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正是得益于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不懈努力,兴业银行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比如,曾获得英国《金融时报》和国际金融公司评选的“可持续银行奖冠军”,获得英国“环境金融”评选的“最大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被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十一五时期“全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获得《亚洲货币》评选的“年度最佳公司社会责任奖”、“年度最佳绿色金融银行”。由此可见,兴业银行则是股份制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领头羊”。
从未来发展看,对于所有金融机构而言,上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五项任务,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南。不仅如此,这五项任务还逐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行业及客户结构,因为这五项任务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精神。原来传统银行支持的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是亟须转型的行业,而新能源、生态环保等行业则是绿色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产业结构也必将随之调整。
此外,绿色产业属新兴产业,涉足节能减排等低碳项目领域的以中小企业居多。因此,商业银行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伴随着吸纳新客户及客户结构的调整,这为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提供了机遇。另外,绿色发展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将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革,例如,绿色建筑和住宅、环保汽车消费等将成为新的消费模式。届时,对银行而言,绿色发展将渗透在业务与产品竞争中,成为银行业新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已进入到由量到质的优化阶段,但仍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环境风险管理和评级标准体系不统一以及发展绿色金融具体的指导目录缺乏等诸多问题,致使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并使得绿色金融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积极参与试点城市绿色产业项目,进行绿色产业项目梳理,产业与资金有效对接等,切实做到商业可持续和金融可持续,就一定能让绿色金融以及可持续金融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并结出累累硕果。(王勇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