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政策研究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25日晚间举行的国是论坛“能源中国”第二期上表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已形成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而在制订“十四五”规划时,要强化各项复苏政策的绿色因素,应就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路径作系统性安排。
发言实录摘要如下:
疫情以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面临新的形势。因为经济大幅下滑,现在全球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短期内来看,可能全球碳排放的水平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碳配额供应会大于需求,这会导致全球多个碳市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造成碳价格失灵。
从长期来看,比如2008年的时候,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曾导致全球碳排放水平明显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全球碳排放的水平也就恢复,继续增长。
所以由经济社会的停滞引起的碳减排我们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经济还处于非常低迷的情形下,石油煤炭价格低位徘徊,会延缓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现在对很多国家仍是重要的挑战,国际石油的需求大幅萎缩,现在看石油价格回升的动力不足,煤炭价格也是持续处于低位,这就会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成本,抑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现在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煤电项目减少的情况下,我国一些地区有所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煤的价格导致相关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也是一些地区试图从煤电的投资中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在欧洲一些地区和国家,非常重视绿色的复苏。其实中国在一些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但是各个地区发展并不平衡,所以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疫情之后的绿色复苏,绿色复苏可以实现疫情之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金融完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绿色复苏可以兼顾经济的复苏和绿色的发展,大量绿色产业的投资,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从长期来看更多考虑的是环境社会治理,绿色投资和消费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对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年中国政府是高度重视这个绿色产业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国是全球绿色金融重要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早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会同其他的部门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也就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这个层面来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现在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比较强调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的确,现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里头,比方说在中国,关于什么是绿色的标准,其实也不见得完全一致,我们现在建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同时又能够跟国际先进的做法相接轨的绿色标准,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更好的和国际对话,更好的吸引国际投资。
第二个支柱是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现在我们正进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时代,所以我们也更多地运用数字技术和各种各样的金融科技的技术等等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我们中国已经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需要在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第三是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体系。我们中国致力于开发更多的绿色的金融的产品。
最后一个就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激励约束的机制来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的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比方说对于做得好的金融机构,那么我们在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过程之中,我们都会进行区别对待,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绿色的信贷的规模存量来讲是世界第一,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排在世界第二位。我相信随着绿色债券项目的标准进一步和国际趋同,中国绿色金融的产品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16年中国担任20国集团的主席国时,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的议程,在中国积极的倡导和推动下绿色金融的议题,连续三年都纳入G20峰会的议题。
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地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的部门发起成立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国际交流对话的组织,组织的成员各国成员也在迅速增加,所以中国可以在参与国际对话中来学习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我们的一些探索能融入到国际上去。
最后也是我今天想向大家重要报告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疫情之后绿色复苏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来研究我们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碳减排的路径,需要制订“十四五”发展的绿色规划,强化各项复苏政策的绿色因素,那么应该就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路径做出系统性的安排。
具体来讲,重点培育在投资方面,例如在绿色建筑、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扩大投资,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速工业部门绿色和数字化的转型。
这个我们需要通过多种的金融工具,包括发行政府的专项债,发行企业债或者金融债来筹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基金,那么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为这些债券的发行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流动性环境,来支持这些债券的发行,也就是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那么在消费方面,绿色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需要补短板,逐步将绿色消费纳入绿色金融支持的范围,推动向新能源的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出行等绿色消费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也需要提升国内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绿色化的程度,现在我们很多的企业,还有金融机构“走出去”,包括在“一带一路”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那么在国外的投资方面也需要强调绿色的投资。
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通过发展金融的手段,进一步构建国内和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的体系,现在我们也在建立了若干绿色金融的改革试验区,现在是在这些试验区试行绿色金融标准。
我们希望尽快通过在这些试验区积累经验之后,能够在全国推广。而且希望能够更多增加和国际的对话,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能够和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国家地区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相互认证,这样的话能够吸引国外高质量的绿色的投资。
同时我们要创造条件,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在还是在各地有若干的市场,但没有达到全国的统一,而且现在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需要积极争取在碳定价方面中国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权。
最后我想说需要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包括物理的风险和转型的风险。近期国际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讨论,中央银行还有金融监管部门也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我想中央银行应该在政策制订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气候变化,中央银行负责维护系统性金融的稳定,更多考虑相关的风险,同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也需要要求相关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披露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的信息,以及他们应对相关金融风险所采取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应对金融相关的金融风险,保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