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探寻绿色普惠金融之路——安吉农商银行对“两山”理念的科学实践

2019-05-25  来源:安吉农商银行  

....

一、安吉基本情况

安吉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人,建县于公元185年,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安吉是“两山”理念的首提县、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首个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之美誉,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二、安吉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安吉农商银行于2013年12月改制成立,现有注册资本6亿元,从业人员620余人,下辖营业网点40家,遍布县域各乡镇。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积极推进创新实践,先后获得全国级“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农信系统唯一一家支持“三农”特色服务标杆行社、“湖州市银行业金融支农先进单位”、“安吉骄傲”等荣誉称号。在大力支持“支农支小”发展的同时,自身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年改制以来,存款业务增幅超过82%,贷款业务增幅超过54%。2018年,全行资产总额达3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58亿元,各项贷款170亿元,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三、绿色普惠金融发展背景及意义

2016年,为深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助力“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创建,湖州市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同年5月,安吉农商银行被确立为湖州市“绿色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开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探索之路。

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发展绿色金融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与环境优势。然而,当前我国的监管部门、社会各层对绿色金融的关注多聚焦在大型绿色项目,类似安吉农商银行这样的地方小法人银行发展的面广、量大的“支农支小”普惠金融因缺少标准而成了绿色金融评价的空白区。但事实上,绿色金融离不开普惠发展,按照银监会统计,当前我国地方性小法人银行的数量占据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量的比重接近87%,资产负债占据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负债的比重已超过10%,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积极探索小法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可行模式,安吉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的良好基础与绿色金融的创新元素积极融合,创新提出了“绿色普惠金融”的概念,明确以打造“绿色普惠标杆行”为战略目标,近年来,更是通过深入实践论证了“绿色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可行性,为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现实意义。

四、普惠金融基础

作为根植在地方的金融机构,安吉农商银行始终立足“支农支小”,以服务地方、惠农兴商为己任,深入实践的普惠金融,历时数十年,历经3个版本,已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1.0版本——农户贷款证。2001年,开始尝试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由各村组织人员协助信贷员采集农户信息,实施信用农户评定工作,发放农户贷款证。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评定信用户,培育农户信用意识,灌输“信用创造价值”的诚信理念。

2.0版本——彩虹卡。2008年,在原有农户贷款证的基础上,打造“诚信彩虹”信用工程品牌,推出“诚信彩虹”授信卡,即“彩虹卡”,通过建立村级信用小组,协助客户经理批量采集农户信息,实施两年一度的信用农户评定,按照农户不同的测评分数给予不同档次的授信额度,并将农户信息数据录入自建系统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尽可能消除银农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户办贷效率和贷款的可得性。2011年,浙江省农信联社推出“丰收小额贷款卡”,将“彩虹卡”与“丰收小额贷款卡”配套使用,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随借随还”的循环使用功能。相比较1.0版本,“诚信彩虹”信用工程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提升:一是建立一个系统,实现农户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开发“彩虹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农村客户信息数据库,对农户信息进行动态维护。二是成立一个小组,将贷款授信权交给农民。采用村级信用小组授信模式,引入农户信贷话语权,做到公开授信。最高授信达20万元,最高信用授信达6万元。三是发放一张“彩虹卡”,前移授信环节。通过对传统信贷流程的改造,将授信环节前移,提高了农户贷款效率。

3.0版本——丰收彩虹贷。2014年,对“彩虹卡”进行优化升级,推出“丰收彩虹贷”信用免担保贷款产品。相比较前2个版本,在四个方面实现了升级:一是创新贷款流程。打破了“先申请——后调查”的传统放贷流程,将调查授信及签约发卡环节前移,使客户在有信贷需求的时候直接可到柜面取得贷款,真正享受到“随用随贷”的融资便捷。二是创新授信模式。创新采用整村推进、集中授信方式进行授信评定,并突破传统,创新采用村级信用小组评定模式,引入农户话语权,充分发挥村集体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将授信决定权下放,做到阳光授信。三是创新担保方式。在前期通过大数据分析本地农户违约率极低的基础上,产品全部采用信用免担保方式发放,免除了农户找担保的烦恼,且充分考虑农户实际需求,将最高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30万元,有效提高农户获贷率,使受益面更广泛。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全程通过集中或上门签约的惠民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从“农户申贷”的被动服务转变为“银行送贷”的主动服务,让农户不再为反复跑贷而受累,将“基础金融不出村”目标落到实处。

2016年以来,结合绿色金融服务要求,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提升,以农户实际经营、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采用信用方式全力满足融资需求,通过优化授信指标参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主动为农户增信;通过自建网络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客户黏度管理;通过完善信用小组管理,有效促进银村合作共赢;通过新老户主承接更换,优化培养年轻客户群体;通过强化监督督促机制,保障业务合规有序发展。并将合同循环期限从三年放宽至五年循环,真正做到了普惠金融绿色发展。

当前,通过“丰收彩虹贷”工程已实现农户授信97000余户,授信金额126亿元;其中用户36000多户,用信金额51.8亿元;农户授信覆盖面达84%,贷款覆盖面达37%。

五、绿色普惠金融创新实践

(一)搭建绿色组织架构

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机构中成立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行设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及绿色金融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溪龙绿色支行;各支行统一配备绿色产品经理,成立专业队伍;抽调行内精英骨干成立绿色金融学研社,汇聚绿色金融创新思想。

(二)构筑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客观的贷前调查体系。一方面搭建绿色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开展政府资源联动,开展与县环保局、安监局等16个部门战略合作,达成绿色信息共享,建成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并投入使用,截止目前该平台已纳入企业绿色信息15000余条。另一方面明文规定要求客户经理贷前必须查询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对企业绿色信息的记载,并按照《企业环境和社会风险调查表》的要求对企业开展实地精准调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贷前调查失真。

二是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建成“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系统”,在对企业进行客观调查的前提下,客户经理通过“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按照不同的权重分值将企业分为绿色友好类、蓝色基础类、橙色关注类和红色退出类,分类管理,区别服务。

三是建立快速的“绿色审批通道”。一方面在授信审批环节启用“绿色信贷专项审批流程”,由绿色金融事业部组成审核小组前置授信审核节点,对绿色信贷进行逐笔审核;另一方面对审核确认的绿色信贷,通过快速反应的机制进行授信审批与反馈,最大程度帮助企业节省时间成本。

四是建立可视化的贷后管理体系。建成“环境效益测算系统”,在贷后管理环节要求客户经理对客户绿色信息进行跟踪,并增加对绿色贷款环境效益批量测算,使绿色信贷对环境生态的效用可视化。

五是建立有效的绿色考评体系。在信贷业务操作系统建立各类绿色信贷特色产品的标签,客户经理放贷时准确选择对应的绿色特色产品,考核时通过后台报表取数即可实现对绿色信贷的准确掌握与科学评价。

(三)创新绿色普惠产品促进经济绿化发展

结合普惠大众的服务宗旨,发展“小而精”(受众对象始终面向小微和农户,为各行各业量身定制精品信贷)的产品创新思路,推出绿色循环、绿色能源、绿色乡村、绿色农林、绿色科技五大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同时不断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锅炉改造贷款、美丽乡村贷、两山农林贷、两山白茶贷、两山乡居贷、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等特色子产品充实绿色系列,满足地方经济绿色转型的需求。

如,美丽乡村贷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安吉美丽乡村事业的建设进程。

为致力县域新农村建设发展,助力推进安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美丽乡村的筹建量身定制美丽乡村贷绿色信贷产品,扩大金融扶助受益面,加快农村经济整体提升,先后帮助118个行政村完成改造,累计发放贷款达7.8亿元,惠及人口31万余人。当前美丽乡村贷款用信9户,金额1.1亿元,通过信贷资金介入,使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提前完成了五年规划目标。依托美丽乡村的品牌效应,安吉县近三年实现旅游收入增速均超过30%。

如,两山白茶贷产品极大地助推了安吉白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安吉是白茶之乡,全县12220户茶农经营的17万亩茶园带动了近20万人口的就业,支撑起了安吉绿色农业经济的大发展。为充分满足广泛的白茶经营主体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同时加强对安吉白茶溯源保护的支持,针对“绿色发展”的白茶经营主体(主要指白茶培育过程不使用国家限用或禁用的农药、白茶加工场区符合质检部门卫生标准、经过GAP认证的有机茶叶等)推出“两山白茶贷”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将农户的白茶“茶园证”作为融资反担保物,批量授信、循环用信、利率优惠、满足度高,盘活了白茶产业资源,极大地方便了茶农,同时也减轻了茶农的融资负担。截止当前,已发放“两山白茶贷”1800多户,金额达3.3亿元,直接惠及人口超30000,实现二氧化碳固碳量16575吨。

再如,锅炉改造贷为推进县域清洁能源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锅炉改造贷是为配合安吉县域小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升级专门推出的绿色贷款产品,为需要锅炉改造升级的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资金,并以锅炉改造完成验收通过后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作为还款来源,通过金融杠杆撬动绿色能源的转型升级。截止2019年2月末,辖内34家制造企业获得了锅炉改造贷款资金的支持,累计支持金额8700万元。

(四)成功推动绿色债券发行。作为全新的投融资领域,积极探索绿色同业市场,摸索建立自己的绿色项目库,创造发行绿色债券、实施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条件,真正发挥通过绿色金融撬动社会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首笔绿色债券正式发行,发行额度3亿元,这是湖州市银行业发行的第一支绿色债券,也是这浙江省农信系统发行额度最大的一支绿色债。

(五)深化绿色支付内涵

以搭建传统网点、自助机具、助农服务、电子服务四个层次的渠道平台构建县域电子渠道网络,通过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学校、智慧菜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项目上线应用,有效延伸绿色支付渠道服务地方。

(六)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积极对接政府、乡镇社区、村级集体组织等相关单位与部门,结合县域产业特色,加强合作、建立长久可持续的战略合作机制,将对信用乡镇(街道)、信用村(社区)的评定建设纳入政府考评体系,与社会部门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

(七)提升绿色普惠金融专业水平

强化专业能力提升,与兴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在绿色产品研发、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项目银团贷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升绿色普惠金融专业服务水平,为全国绿色金融试验区建设提供“同业合作样板”。

(八)打造绿色普惠机构

以辖内溪龙绿色支行为表率,通过“软实力提升”和“硬件设施建设”双管齐下着力绿色普惠机构的打造。软实力方面通过培植员工绿色普惠理念、建设绿色普惠文化、开展绿色公益进行提升;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布置绿色标识形象、开展绿色运营、增添绿色普惠元素等工作推进。如,为城区支行员工提供绿色共享单车,要求员工3公里以内出入办公必须低碳出行。

(九)建设小法人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

引进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绿色普惠银行”管理项目,探索建设小法人银行绿色普惠金融评价与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一是建设绿色信贷标准化识别与归类系统。在监管部门对小法人银行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尚未明确的情况下,通过绿色金融专家视角探索建立小法人银行绿色信贷统计口径标准,并依托映射等技术开发系统平台,对绿色信贷进行自动识别与统计。

二是建设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体系。从产业表现、环境表现、社会表现三个层面建设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并作为客户绿色评级体系纳入授信准入环节,有效把握信贷资产风控,实现绿色信贷精准投放。

三是建设绿色信贷环境效益测算体系。量化每一笔绿色信贷投放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使小法人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的作用实现可视化。

四是建设个人绿色信用分体系。将个人绿色出行公里数、垃圾分类积分数、绿色信贷持有数等绿色信用情况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完善个人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并融入金融政策及产品引导,通过绿色金融带动县域公民树立绿色生活的意识。

六、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成效

(一)绿色普惠受益面不断扩大。目前,安吉农商银行承担了全县1/3的农户贷款,3/4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以及绝大多数低收入农户贷款,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超过48亿元;安吉每10位老百姓,就有8位选择安吉农商银行的服务;每3家企业,就有1家与安吉农商银行携手同行。

(二)绿色信贷投放成效明显。截止2018年,按照湖州市口径,投放绿色信贷42.6亿元,占比所有贷款25%,经过环境效益计量,累计实现节约标煤量超24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0.3万吨,对安吉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绿色共享平台有效建成。当前,首个由小法人银行主导的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信贷操作流程使用,目前纳入平台信息15000余条,为,1700家企业信贷的绿色评级及精准投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绿色支付渠道进一步完善。当前已布放ATM等自助机具159台,离行式自助银行48家,建成各类“丰收驿站”金融便利店197家,实现了乡镇全面覆盖、城区广角渗透、村级深度延伸的多层级物理服务渠道。

(五)绿色信用环境不断改善。通过致力于农村绿色信用环境体系的建设,当前已实现全县15个信用乡镇、188个信用村全覆盖的良好局势,建成了由188名村级日常工作联系人、825名村级信用小组成员、3179名村级信息联络员、96473户家庭信用户组成的结构庞大、层次分明、组织完善的农村信用网络体系。

(六)绿色普惠机构初显雏形。全辖配备首批绿色共享单车40辆,开展绿色金融相关培训91场,开展绿色金融宣传36次,推进绿色公益活动16次,创办发行绿色金融专刊4期,惠及人群超过50000人。且首家绿色普惠支行——灵峰支行以全新的形象面世,在安吉当地营造了较好的绿色金融发展氛围。

(七)小法人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已呈现阶段性成果。当前,安吉农商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化识别体系已建成,囊括绿色信贷自动化识别统计、绿色信贷环境效益测算、绿色信贷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功能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基于绿色个人信用分系统开发了“绿色信用贷”线上信贷产品,深受年轻客群喜爱。

(八)绿色普惠品牌初步打响。安吉农商银行绿色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先后获得了国务院胡春华副总理、人总行陈雨露副行长的调研认可,并荣获了2017年中华合作时报全国农村金融年度新闻.机构、2017年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先进金融机构、2017年浙江省农信系统第四届产品与服务创新三等奖、2018年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同时,“小法人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两山白茶贷”两项项目双双荣获2017年湖州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优秀项目。当前,已成功加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绿金委第一届理事会首家地方性小法人银行理事单位。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