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王文:防范运动式减碳,离不开数字化

2021-11-10   

....

王文

随着“双碳”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各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规划已全面展开,但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碳减排过于粗糙、限制耗能企业过于简单、减排对正常经济运行甚至日常生活都形成阻碍等运动式减碳的消极现象。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要防范运动式减碳,为当下减碳的消极现象敲响了警钟。

笔者认为,要防范类似运动式减碳,推进数字化碳核算是必不可少的路径。各级政府需要在“双碳”目标下的各项碳测算与评价标准正式确定后,为相关数字监测平台的建立提供基础依据,并从企业汇报、政府监管等角度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环境披露的具体政策和法规。

事实上,笔者所在智库在2021年7月1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主论坛上就发布了全球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在此后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成都)上再次推介,均引起广泛报道。该平台希望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监管指数,采用科技企业集约建设方案,推动“双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升级,以期成为社会各界建立“双碳”路径以及各级政府量化检测跟踪“双碳”进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7月底,生态环境部表示碳达峰、碳中和首次纳入中央环保督察,严控两高项目上马以及碳排放数据造假瞒报等问题,不久后又发布了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推动研究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和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规范的制定。这些文件都在为数字化减碳路线图提供政策指引,也为“绿色经济+数字化”的庞大市场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解决“双碳”目标痛点之方向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一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以及后续即将要纳入的石化、建材、钢铁等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行业,将是“双碳”目标推进过程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必须降低排放并开展绿色低碳转型以适应“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四大难点或痛点:一是需不断加大绿色技术和低碳减排的研发投入,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长期而不间断的巨大投入;二是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企业在面临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压力下还需面对开展碳交易业务的成本;三是随着“双碳”目标进入实质进展阶段,信贷结构也开始不断调整,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和项目越来越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供应与融资支持,也进一步提高了项目运营风险;四是为高污染企业提供专项资金以支持其开展绿色过渡转型的“转型金融”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不具备普适性。

这些难点或痛点恰恰折射了绿色经济的潜力。从国际层面上看,各国发展绿色经济符合联合国《巴黎协定》制定的气候目标,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危机和极端天气,密切关系人类文明的存续;从发展目标上看,绿色经济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污染等特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展工业生产,也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降低排放消耗,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经济作为新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将为国际合作带来新机遇,且绿色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命题,其国际合作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有望独立于其他国际矛盾与竞争,推动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绿色经济的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万亿元。而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大概在150万亿-500万亿元。两者目标与投入基本吻合。当前的关键就是将绿色经济的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有效结合起来。而在这个进程中,数字化是实现跨越式弥合、增长和飞跃必不可少的路径。

充分认识数字化与绿色化相辅相成

事实上,自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绿色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已开始了有机衔接和深入融合,例如政府或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企业碳排放的数字化检测与管理、电力行业加快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以推进能源绿色高效低碳转型、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入绿色技术创新创业、数字金融赋能绿色金融和碳金融的创新等。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了极大的动能,传统产业包括工业、能源、交通等,通过开展数字技术创新以改变低效率、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成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最有效方式,并有助于加强数字技术设施的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的信息共享,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作为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将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方向和发展模式等提供重要指引。例如相关数字企业可探索如何与工业企业开展绿色数字合作与创新,制定针对性的绿色低碳转型生产方案;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可探索如何推动区域碳减排的监测与评估等。

众多数字技术与低碳经济的结合具备深远意义,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更有助于在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同时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见,实现低碳转型有多种重要路径,通过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效手段,例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数字工业、清洁能源互联网等,以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交通清洁转型和绿色城市的建立。

目前,对于数字技术驱动低碳转型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环节:工业企业仍要加强通过数字技术推动节能低碳的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克服技术难点;数字型绿色技术初创企业存在资金上的短板,整体上缺少足够的融资支持,急需建立普惠型的绿色创业融资体系和面向中小微绿色企业的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数字企业和工业企业可以探索技术合作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但目前双方因业务差异缺乏相互了解,且对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未来的前景认识也有所不足,因而需尽快建立高效、协同、互利的业务合作模式。

政府、企业、社会需要良性互动

要利用数字化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良性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政府应起到对企业和公众的政策引导作用,一是加强绿色经济和低碳转型的意识宣传和政策宣讲,尤其是令企业意识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念;二是通过一定的政府资金引导形成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企业绿色转型之中,提升企业、社会利用数字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政府须采取数字化碳核算方式,合理有序地推进“双碳”目标,不必操之过急,更不必粗糙蛮干。

其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国家战略的长期性、坚定性。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虽然会带来减排压力,但也具备重要的发展前景与机遇。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质量、环境责任为目标开展绿色升级转型。

再次,公众应密切关注国家关于低碳发展与碳中和目标的各类重大政策,利用各类低碳APP等数字技术,逐渐培养绿色低碳生活的意识和理念,自觉开展绿色出行、低碳消费,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企业开展绿色生产,提高绿色产业的市场活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