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政策动态

马骏主持博鳌碳中和研讨会 ​周小川 易纲 宣昌能 赵辰昕等发言

2023-04-01   

就我国和全球各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研讨。....

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博士主持了“碳中和:困局与破局”研讨会,就我国和全球各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研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发言嘉宾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副主席、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俄罗斯前总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祖布科夫(Viktor ZUBKOV),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执行CEO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Abdulrahman AL-FAGEEH),FMG全球大使、非执行董事伊丽莎白·盖恩斯(Elizabeth GAINES),以及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

图1 参加碳中和论坛的嘉宾
马骏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碳中和进程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碳中和作为各国政府的一个长期目标,与许多短中期政策考量(如能源安全、防通胀、稳就业和防疫)之间发生了冲突。要缓解这些冲突,各国应该合理设定短中长期的碳减排目标和把握好政策力度;二是在推动碳中和的许多政策工具之间,尤其是在碳市场和碳税这类价格工具和许多非价格工具(如行业性的减排目标和激励措施)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组合和进行协调,仍然是个难题;三是绿色金融尚未有效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未来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动员大量社会资本参与转型金融框架;四是多数高碳企业有意愿,但还不知道如何向低碳转型,包括确定合适的减碳技术、科学设定碳减排目标、进行碳核算和披露、使用转型金融工具等。在讨论中,马骏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借鉴“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经验,设立“转型金融支持工具”,为符合要求的转型活动提供低成本的融资。
关于推动碳中和的各种政策工具,包括碳市场和碳税等价格型工具,以及行业发展政策或激励机制等非价格型工具的作用,周小川表示,这些政策工具在推动减排方面都有一定作用,本身不一定有优劣之分。但在现实中,政府往往同时有多个政策目标,有些目标之间有时还存在相互冲突,就需要在多个政策工具中寻找最优并做好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因此,价格型和非价格型工具不能完全分开来看,有些情况下价格型工具更有效,但非价格型工具也能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近似价格效果。易纲表示,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类比为“胡萝卜”和“大棒”,比如碳税和碳市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就如同挥舞的“大棒”,而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其他激励绿色发展的机制就如同“胡萝卜”,两者均有推动减排的效果。

图2 马骏主持碳中和论坛
关于在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把握“破”与“立”的关系问题,赵辰昕表示,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光伏和风能电站,目前已经建成的可再生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也体现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二是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结合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积极开展煤电“三改”联动,即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是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阿尔-法季表示,化工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碳中和也需要能源提供商、化工生产商和终端用户共同采取行动,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并提出可以通过四个R来逐步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包括Reduce(减少用量)、Recycle(循环利用)、Remove(捕捉技术)和Reuse(重复使用)。祖布科夫也介绍了俄罗斯政府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并强调了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对于推动双方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

图3 参加碳中和论坛的嘉宾
关于金融市场在推动低碳转型和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多年来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体系支持绿色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他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左右,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5万亿元。在国际上,人民银行与美国财政部共同主持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先后完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G20转型金融框架等多项重要成果;与欧盟发起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平台(IPSF),形成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已在金融机构广泛使用;支持“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及成员机构面向带路地区开展能力建设和绿色投资。此外,人民银行在2021年提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并在经过一个完整年度的使用后实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一年来,该政策工具共使用超过3000亿元,撬动商业银行发行绿色贷款超过6000亿元,实现减排效果超过一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最近,该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扩容,从原来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扩展到包含7家外资金融机构和几十家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更大范围。该政策工具的亮点还在于,作为“胡萝卜”而提供的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是需要偿还的,金融机构需要自担风险,而且还要强化向公众的环境信息披露。
宣昌能表示,除了绿色金融,人民银行还在积极推动转型金融的发展。在《G20转型金融框架》基础上,人民银行正在积极制定面向煤电、钢铁、建筑建筑以及农业等高排放行业的转型金融目录,将按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推进。在制定相关转型目录过程中,人民银行坚持四大原则,包括与我国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相关目标相一致;不损害生态环境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能效方面要能够达到先进水平,甚至标杆水平;对于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社会影响,要有预判和应对预案。此外,还需要在碳核算体系、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好配套准备工作。周小川表示,有一些金融机构提出了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但这是不够的,它们资产组合层面的碳排放更重要,也需要实现碳中和。
关于如何发挥好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务实推进碳中和目标这一问题,赵辰昕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经济社会进行系统性变革,政府要积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通过推动绿色与低碳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具体来看,政府可以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强化政策设计与指导、增加绿色低碳政策供给,以及通过“1+N”政策体系激励企业创新,比如鼓励有条件和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盖恩斯表示,在推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企业也应当更加积极地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靠市场竞争。为此,FMG承诺到2030年矿物开采过程不再使用化石燃料并实现净零排放,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客户提供“零碳铁矿石”。张跃表示,住房和建筑行业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占我国排放总量的45%,是一个重要的排放源,拥有巨大的减排潜力。比如,通过发展被动房,使用钢材等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替代水泥,在无需开发新技术的情况下就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
作为碳中和相关问题,与会嘉宾还就风能、绿氢、碳捕捉,以及企业开展低碳转型的具体案例等其他有关议题发表了看法,受到了现场300余位观众的热烈欢迎。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