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转型金融案例汇编连载 | 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推动铝箔行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

2025-10-20   

....

案例十二  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推动铝箔行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


一、基本情况

广西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亟需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区域内传统制造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农行广西分行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准确把握客户转型融资需求,牵头为当地铝箔行业知名企业筹组广西首单ESG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创造国内铝箔行业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业务“首单”记录,为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的绿色制造开拓新的路径,有力支持当地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创新亮点

(一)精准对接需求,制定服务方案

企业所在地市属于广西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之一,正着力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本笔贷款支持的企业2023年被评为广西“绿色工厂”,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迫切。农行广西分行在走访和了解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理念及规划后,为该企业设计专项可持续挂钩贷款服务方案,在贷款条件、业务办理流程、差异化定价等方面予以差异化支持,组建专属营销服务团队,高效响应客户需求。

(二)根据企业特点,选定绩效指标

根据企业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社会责任三个方面选定“腐蚀箔单位产品能耗”“酸液回收率”“企业安全生产”等3个可持续发展挂钩指标,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SPTs)达标情况动态挂钩的价格调节机制。当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SPTs)达到预设指标值时,贷款利率在约定的初始利率基础上调减5BP。

(三)协同联动营销,提升服务质效

在锁定目标客户后,农行广西分行建立分支行联动机制,一级分行牵头开展高层营销,二级分行及支行层面在客户对接、业务办理等各环节专人负责落实与企业、同业的沟通协调,每日更新汇报工作进度,确保业务办理各环节有序衔接、高效推进,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三、取得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方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绩效指标是2023年腐蚀箔单位产品能耗将由5.32吨标准煤/万平方米下降至4.65吨标准煤/万平方米,酸液回收率由60.5%提升至62.5%,企业生产运营持续保持“零事故”。2023年该公司腐蚀箔单位产品能耗4.12吨标准煤/万平方米,酸液回收率72%,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为0次。

二是环境和社会效益方面,助力企业节能减排。通过合理设置可持续发展挂钩指标,有效推动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023年公司腐蚀箔单位产品能耗由5.32吨标准煤/万平方米下降至4.12吨标准煤/万平方米,降幅达22.56%,节约标准煤252.77吨,减排二氧化碳2252吨。酸液回收率由60.5%提升至72%,酸液回收量33652.7立方米,较2022年上升9317.3立方米,有效避免废酸采用中和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推广条件

(一)捕捉政策机遇

2023年,企业所在地市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金融监管(原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绿色金融、探索转型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当地转型金融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为转型金融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农行广西分行结合区域资源禀赋,迅速捕捉到当地电子信息、稀土金属材料等行业在绿色转型升级领域的金融需求,并将其作为业务发展和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迅速开展营销。

(二)深挖潜在客群

农行广西分行根据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各地市发展规划,以获得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以及广西碳减排企业客户名单为服务重点,挖潜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推动本笔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落地的重要动力。

(三)多级协同联动

本笔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的顺利落地,得益于农行高效的总分联动、行司联动和部门协同,通过专属营销服务团队协同推动信贷规模协调、利率定价、高层营销等工作,能有效提升转型金融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五、展望与建议

该项目为铝箔行业广西首单ESG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建议金融机构总结经验,在当地积极进行宣传推广,传播转型金融理念,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此类创新,活跃转型金融市场。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往往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建议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加大对转型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宣导,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转型发展内在动力。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