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产品服务创新,是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2024年,湖州市金融系统围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发了系列金融产品,涌现了一批创新案例,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湖州样本”。本期主要介绍两个湖州市2024年度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分别来自德清农商银行和安吉农商银行。
一、案例背景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了在绿色金融领域数字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湖州建设企业“碳账户”综合支撑平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测碳、评碳”进而“减碳、降碳”。德清农商行在上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融合湖州前期实践成果,自主搭建综合性绿色智慧平台,通过数字科技创新赋能绿色金融长足发展,创新绿色评价体系、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助力深化湖州绿色金融改革。
二、主要做法
(一)开发绿色工具,“碳方法”上走前列。成立《绿色低碳评价工具方法学研究》项目小组,该项目综合考虑德清特色产业、金融业务规模、碳排放核算方法创新性等因素,选择德清农业与民宿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德清农业与民宿业项目范围和边界,归纳总结主要活动过程,识别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关键环节,以IPCC、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等碳排放核算方法为基础,研究提出科学适用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项目绿色低碳评价机制,为建立绿色智慧平台提供科学碳排放计量方法论基础。
(二)系统采集数据,“碳识别”上更精准。完善农业和民宿业客户信息采集表,搭建内嵌碳方法学的绿色碳效数据采集平台,PC端和移动端双渠道上线运用。开发绿色碳效数据采集平台、绿色智慧平台同步传输功能,实现智能判断绿色评价等级并测算额度和利率,构建采集—核算—监测全链条体系。单设工业领域采集端口,通过贷前调查阶段收集企业授信所需数据资料,贷中自动抓取数据快速测算碳效等级,同时联动配套“绿色碳效贷”产品,自动测算额度和利率优惠。
(三)创建数字大屏,“碳监测”上获突破。建设由农业模块、民宿业模块、工业模块等组成的分模块集成显示的绿色智慧平台,智慧大屏滚动播放客户碳排放信息,动态展示不同时间段单个企业总碳排放量、单位产值(亩均或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以及信贷客户总排放量和平均排放量、信贷投放减排成效等信息,动态监测农业、民宿业、工业三大领域信贷客户的碳减排成效。
(四)丰富服务模式,“碳管理”上有创新。绿色智慧平台多维度展示各主体碳足迹,从主体数据、区域分布等方面多方位展示碳指标,最终实现信贷客户绿色等级变化全程可追溯,将碳表现纳入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流程,实现各主体低碳转型全流程管理。依托绿色智慧平台功能针对性地创新低碳绿色信贷产品,同时将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纳入利率评价因子,通过金融手段提高信贷客户节能减排积极性。
(二)前置管理功能性强。通过绿色智慧平台对采集到信息的企业进行绿色评价分类,将绿色企业标志内嵌“授信审批流程”,以已认定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为基础,通过“绿色贷款关键词”抓取识别,初步自动判定是否为绿色企业,结合利率定价机制,实现绿色贷款认定智能化、利率优惠智能化。
一、案例背景
水生态产品是指通过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与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使水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使用和消费的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今年,国家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意见》,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均指出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探索者,安吉农商银行坚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产品创新,助力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促进新业态增值增收,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评估标准,量化经济效益。安吉县以全省水利改革创新试点为契机,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深入研究水生态产品价值,于今年发布《浙江省安吉县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报告》,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量化的统一标尺。安吉农商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代表,全程参与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为支持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出谋划策。同时,该行与水利局摸排安吉县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较为系统完整、风险可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目前,经梳理和核算,安吉县全县共有38个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约为33.2亿元。
(二)支持社会资本,激活生态效益。县域层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的建成,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渠道。出让方在“两山合作社”平台上传生态产品信息;潜在意向购买人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开展竞价交易;招标完成后,安吉县两山合作社向中标单位核发《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凭证》等开发经营权证。中标单位即受让方,不仅要支付运营管理费,还要提交履约保证金,这是一笔较大的费用支出。安吉农商银行与安吉县水利局签约《“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合作协议》,以《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的核算结果为基础,探索“生态产品抵(质)押+项目贷“模式,专项支持受让方河道生态功能修复和开发利用,给企业持续经营吃下“定心丸”。
(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效益。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做好河道的泄洪保障、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维护工作是谋划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为助力新业态增值,安吉农商银行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通过贷款资金、收款服务、账户管理等方式,支持水土保持与网红咖啡相融合,擦亮安吉乡咖品牌;支持水土保持与溯溪露营相融合,吸引更多流量打卡;支持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相融合,厚植绿色产业价值,有效增加了流域内的村集体收入。
首先,符合生态经济需求。安吉农商银行针对水生态保护和价值实现领域,设计专项贷款产品,确保资金切实用于生态修复保护、开发利用,有利于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其次,唤醒更多沉睡资产。每年水利部门会对河道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投入巨大的资金,但投入后并未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水生态金融产品的推出在支持水土保持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网红咖啡、溯溪露营、生态农业等新兴业态,拓宽生态价值转化渠道。最后,打造多方共赢模式。建立“政府统筹、银行助推、企业运营”的多方合作机制,共同推动项目实施,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提高公众对生态价值转化的认识,吸引更多项目参与,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供稿单位: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德清农商银行、安吉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