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动态
绿色金融动态
2018年第8期(总第8期) 2018年6月29日
摘要:2018年6月12-13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在浙江湖州召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周诚君做总结发言,就贯彻落实陈雨露副行长讲话(绿色金融动态第5期全文编发)要求、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现将周诚君副局长发言摘编如下,供参阅。
一、会议取得预期效果、圆满成功
从会议内容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实体企业就试验区建设的进展和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参会人员看,中央财经委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各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的同志齐聚一堂、高朋满座;从会议形式看,有领导致辞讨论,有情况汇报、经验介绍,有签署倡议、见证签约,还有圆桌论坛、点评交流;从内容载体看,展览、视频、交流材料、术语手册、典型案例,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可以说,本次座谈会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交流深入、成果丰硕,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予以专门报道。更重要的是,陈雨露副行长发表了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深刻、透彻、全面的讲话。陈行长的讲话有理念、有情怀、有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际操作性,是下一步推进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乃至整个绿色金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工作重点
陈行长的讲话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一年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的成绩,从三个方面思考了改革创新一年来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同时也总结了三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创新经验,最后还从五个方面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人民银行研究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陈行长讲话精神,第一时间推进相关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深化试验区改革创新的下一步工作。近期,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先行先试、抓紧探索。一是探索建设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采集金融机构相关数据,通过事中事后监测监管、一定授权范围内的同行及第三方评估等,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道德风险。目前,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将稳步推进后续工作。二是在试验区先行先试,尽快拉平绿色信贷统计标准。三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尽快在试验区推进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试点。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设置和商业模式创新,帮助企业解决绿色融资过程中的抵质押问题,降低风险和成本。四是在试验区先行先试绿色金融支持清洁供暖和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置及无害化处理。农村地区的农户采暖和养殖业废弃物排放单个体量小,但累计量大、分布分散,总体处理难度很大。下一步,将研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设计、激励政策安排等,探索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绿色金融支持方式。
第二,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为全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把五省(区)试验区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梳理总结,具备条件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对于在座部分嘉宾关心的各地涌现出来的进一步扩大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热情,人民银行将在评估第一批试验区改革成效的基础上,予以审慎研究、统筹考虑。
第三,突出问题导向、真抓实干,在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上形成合力、取得实效。一年来,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各试验区在体制机制突破、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绿色项目和绿色金融的正外部性内生化、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等方面做的还不够。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着力于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突破方面,真正激发市场内生活力。希望各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五省(区)试验区率先予以突破、给予弹性,放松政策约束,给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
第四,加强对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评估、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试验区进行考核。一方面,要对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本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及考核。另一方面,要关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地方绿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绿色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绿色金融的手段、工具和服务促进地方实体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2017年末,根据中办、国办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对2016年各省(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民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了考核排名。未来可以考虑结合该考核体系,设计一套指标,评估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是否真正推动了新旧动能有效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