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动态

人行研究局绿色金融动态:广东依托“企业碳账户”+“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出“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

2021-11-29   

....

绿色金融动态
2021年第6期(总第61期)
2021年11月22日

广东依托“企业碳账户”+“供应链金融”
创新推出“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



广东金融机构基于供应链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等债权,结合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对融资方的绿色低碳评价等级,创新推出“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为融资方提供差异化优惠信贷资金。

一、首笔“绿色碳链通”融资落地

202111月,TCL财务公司率先落地“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根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出具的绿色低碳评价,TCL财务公司为TCL集团旗下一家企业提供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102万元,利率3%,比同期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低150个基点;为上游一家供应商提供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247万元,利率3.2%,比同期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低130个基点。

二、“绿色碳链通”融资流程

(一)定量定性相结合,制定“碳账户”评价指标体系。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惠州市中心支行、TCL集团联合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研究制定了电子、电器制造产业链企业“碳账户”测算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生产端碳排放和管理端的碳管理两个方面测算企业“碳账户”。其中,碳排放情况通过采集企业原材料消耗、燃料消耗、外购电力和热力等数据,运用权威碳核算方法学计算得出。碳管理水平通过采集企业低碳管理战略和措施、环境管理措施、能源管理措施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得出。

(二)第三方机构依据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碳排放评估。在核心企业的推动下,有融资需求的供应商向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第三方机构根据“碳账户”测算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开展碳排放量评估,计算其碳排放总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等指标,与历史数据、行业平均数据进行对比,进行等级评定,提供测评报告,对表现好的供应商给予绿色标识。

(三)供应商以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凭证,向金融机构发起融资。核心企业根据采购业务实际情况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开出供应链票据等应收账款凭证。供应商企业收到应收账款凭证后,通过平台向金融机构发起融资申请。

(四)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根据供应商不同的测评等级和绿色标识,向供应商提供差异化的信贷融资,支持上下游供应商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升级和日常运营。

二、“绿色碳链通”融资的创新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链式脱碳”。“绿色碳链通”开创性地将供应链中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嵌入到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和评价中,并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碳强度的上下游企业匹配差别化优惠利率的融资支持,相当于是在供应链内部构建了一套碳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最大化地发挥核心企业激励和擎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脱碳减排的作用。

(二)有助于促进“链式融资”。在“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中,权威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通过收集上下游企业相关碳核算的定量数据以及碳组织管理的定性情况,进而对企业进行碳评价,实际上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非财务信息的一个定期审验,相当于是在传统的抵质押担保品“硬信息”之外,进一步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透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的额外的“软信息”,有效地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获得更多低成本绿色信贷支持。

(三)有助于获得“链式支持”。“绿色碳链通”整合了“碳账户”和“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优势,既帮助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促使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加大绿色低碳转型投资力度、着力推动脱碳减排,是促进经济、环境双重效益实现的有效探索,可为财税奖补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产业扶持政策的综合精准实施提供实质性的载体支撑和应用场景,通过政策的多重叠加可进一步降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一是扩大企业碳账户的行业覆盖面。针对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不同行业或细分行业特点,构建具有普适性、覆盖面更广的企业碳账户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更多核心企业引入碳评估办法,更好地掌握供应链、产业链的整体碳排放情况。

二是加强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对接。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发并增设企业碳账户管理模块,参照“绿色碳链通”碳账户测算指标体系,将碳排放强度、绿色评价等有关情况嵌入平台企业用户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将上述信息纳入授信审批管理流程,推动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与减排降碳互融共促。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税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补贴认证评估费用、补贴贷款利息、减免税费等财税奖补方式,以及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对通过“绿色碳链通”模式进行融资并取得良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进行精准支持,以提高产业链上各方控碳减排的参与力度。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供稿)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