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动态

人行研究局绿色金融动态: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三次联席会议在贵安新区召开

2020-12-30   

....

绿色金融动态

2020年第8期(总第51期)

2020年9月1日


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三次联席会议
在贵安新区召开


2020
820-2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导,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主办,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三次联席会议在贵安新区召开。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的形式召开。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市场司、调统司、科技司、征信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申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部分金融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晏、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副行长孙涌、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任辉分别致辞和讲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总结了会议成果,并布置了下一步工作。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汇报、讨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自评价报告》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和复制推广方案》


贵安新区汇报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自评价报告(征求意见稿)》。总体上,各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配套支持政策体系求同存异。二是绿色金融事业专营机构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2月末,试验区共设立绿色专营机构215家。三是绿色信贷快速增长,绿色信贷质量持续向好。广州市绿色信贷余额3283亿元,位列第一,其次是湖州959.95亿元。除兰州新区以外,其他试验区绿色信贷不良率均低于2%,低于2020年上半年全国贷款的不良率平均水平(2.1%)。四是绿色保险快速发展。五是绿色债券量速齐增。广州、湖州绿色金融债券余额分别为590亿元、161.7亿元,衢州、哈密和兰州新区绿色债券同比增长100%。六是试验区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实际到账金额共计1488亿元,资金来源仍以政府出资为主。其中,广州、贵安新区、赣江新区实际到账金额位列前三,分别为688.43亿元、335.37亿元和218.3亿元。七是环境权益交易交易总额37.126亿元,主要围绕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开展。其中,广州环境权益交易额为30.79亿元。八是已初步建立绿色项目遴选、认定、入库和金融服务等机制。截至7月末,试验区入库项目总数2120个。九是财政奖补和税收减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广州实现税收优惠888.674亿元,占试验区的68.22%,衢州和湖州分居二、三位;新疆三地试验区中昌吉州财政奖补(税收减免)力度最大,为63.75亿元。十是建立了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试验区风险分担补偿实际出资额9.159亿元,主要是以构建担保体系、设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方式为主。


兰州新区汇报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和复制推广方案(征求意见稿)》。2017年6月以来,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对创新案例的讨论,结合经验的真实性、创新性、典型性和实效性,已整理形成5大类、52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案例,为下一步推进各试验区经验交流与绿色金融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强调,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是试验区评估工作成果、推广成功经验的重要平台,对打造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字招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希望各试验区在贵安新区牵头开展的评估工作基础上,联系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际,积极交流、总结经验、互相学习,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做出更大贡献。


二、总结四项绿色金融标准试用情况


各试验区汇报了4项绿色金融标准(试行稿)先行试用工作的开展情况,讨论了标准试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标准技术司服务业标准处处长柳成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相关行业标准,要进一步吸收各试验区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尽早发布,为全行业提供指导。二是发挥人民银行研究局的技术优势,加强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研究,梳理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重点。三是希望各试验区发挥带头作用,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把中国经验推广到国际,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人民银行科技司二级巡视员杨富玉建议,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完善顶层设计。要继续将绿色金融标准化作为“十四五”时期金融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工作,鼓励更多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中来。二是培育团体标准,搞活企业标准。鼓励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金融企业标准。三是加强标准宣传,做好标准实施。充分考虑绿色金融市场需求,确保标准的适用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做好标准制定与实施工作的统筹衔接,使绿色金融标准深入人心。四是树立国际视野,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向国际社会推广中国最佳实践,分享成熟经验,向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此外,人民银行研究局、调统司、征信局、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北京环境交易所和联合赤道环境评估有限公司的同志,分别围绕绿色金融术语、绿色债券信用评级规范、金融机构环境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标准进行了说明和点评,并对后续相关标准如何在试验区应用提出建议。


三、探讨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复苏


广州市介绍了广州试验区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部署,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有力支持绿色交通、节能环保、园区绿色升级和海绵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的情况。建议给予绿色项目融资主体信贷和发行债券利率优惠;为绿色项目融资主体设置单独的财务指标,以及独立的债券发行通道。乌鲁木齐中支介绍了新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释放低成本资金,开展绿色项目库融资专项对接,精准帮扶产业链上绿色中小微企业,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环保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做法。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介绍了国际上特别是欧盟在绿色复苏方面的最新进展。马骏建议,一是地方规划基建投资的部门,应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推动更多资金投向绿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挥金融部门在支持绿色复苏方面的作用,把好项目筛选关,引导资金减少对污染性高碳项目的投资,增加对绿色项目的支持。三是发展零碳、低碳技术,探索碳减排、碳中和实现路径。国际上已有100多个城市(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发展中国家)承诺了“2050年碳中和”(即净零排放)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能源、建筑、制造业等主要碳排放行业大规模减碳。四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金融机构既要披露绿色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益,也要披露棕色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通过前瞻性的环境风险分析,对一些产业进行碳价格的敏感性分析,有助于减少信贷资金对高碳项目的支持。


四、分享绿色技术发展趋势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绿色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赵立建介绍了环保技术、低碳技术、气候技术、清洁技术等绿色技术,并以低碳技术为例分析了绿色技术的发展趋势。赵立建还提出试验区发展绿色技术的六条建议,一是判定地方产业绿色转型需求,基于绿色转型需求进行招商引资;二是发展、引进全新的绿色产业;三是成立绿色科技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四是鼓励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服务绿色技术企业发展。五是打造绿色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如支持绿色科技孵化,创新平台与金融对接,举办绿色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六是加强国际和国内交流合作。


五、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任务


多个试验区代表建议,下一阶段试验区建设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对照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结合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各项创新政策要求,进一步提炼经验、弥补短板。


结合各试验区建议,会议提出了下一阶段的8项总结研究任务,并商各试验区明确了任务分工。一是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上做出亮点。二是提升绿色项目库建设水平。三是金融体系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四是进一步鼓励使用绿色金融标准。五是加强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六是探索开展绿色主体评估。七是优化绿色信贷结构。八是绿色金融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