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关于我们 > 机构建设

适应“新常态”绿色金融助推经济绿色转型——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

2015-05-26  作者:方智勇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世界潮流,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更应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中国首家和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九年来不懈深耕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倡导者和先行者。.......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世界潮流,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更应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求深入实施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并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而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也将成为商业银行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和促进经营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

作为中国首家和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九年来不懈深耕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倡导者和先行者。截至2014年12月,兴业银行已累计为3400多家企业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5558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2960亿元,形成稳定的绿色金融客户群体,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奉献了应尽的力量。


机遇:绿色经济催生绿色金融


一、绿色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我们认为,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融合。

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比例,我国也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绿色照明工程、建筑节能工程、节约和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项目也陆续开建,这些低碳项目对银行、产业基金、私募等相关金融机构不断提出融资需求。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是改变我国近年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包括建设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80个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5个再制造产业集聚区、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这些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为银行信贷、产业基金、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绿色经济的另一领域——生态经济,其本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目前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甚至蕴藏危险。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高昂代价,目前很多地区的植被、河道、土壤、地下水均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而水域治理、植被恢复、河道整治等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绿色金融自然责无旁贷。

由此可见,绿色经济的兴起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而低碳、循环、生态经济发展也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更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介入,需要整个金融体系的支持。绿色经济决定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必将服务于绿色经济,并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绿色金融成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绿色金融对于银行而言,既可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又是以商业化形式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是商业银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和品牌,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作为金融行业中重要角色的商业银行,敏锐地抓住绿色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兴业银行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潮流,紧紧把握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发展趋势与机遇,建立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观,通过提供卓越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绿色金融、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司理念,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打造成为全方位“绿色银行”。


责任:绿色金融助力绿色经济


一、绿色金融支持、培育绿色产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形式,支持新能源开发与使用、能源效率提高、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河道整治与水域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这些绿色产业,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快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绿色技术开发,促进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发展。

以兴业银行为例,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潮流,九年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从首推能效融资、节能减排贷款、碳金融、排污权金融、低碳主题信用卡到率先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再到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逐渐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专业团队实现专业运作

兴业银行从2005年成立能效融资专业团队,2009年成立可持续金融中心,2012年将可持续金融中心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可持续金融部,2013年又将可持续金融部更名为环境金融部,机构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专业经营更加突显。目前,兴业银行在总行层面设立环境金融部,并组建了项目融资、碳金融、市场研究、技术服务、赤道原则审查等多个专业团队,对内成为技术支持平台、产品创设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对外成为营销组织平台、业务合作平台、交易服务平台,提供节能环保综合金融服务。

分行层面,兴业银行在全国33个一级分行设立了环境金融中心,同时在一级分行下属的二级分行也相应配置专职的绿色金融产品经理,进一步推动区域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集中经营。目前,拥有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员工将近200人,成为国内最大的绿色金融专业团队

(二)专注研究形成专业优势

通过专营机构、专业团队的专注研究,兴业银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绿色金融团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将行业理解和业务知识提炼、升华,逐一标准化,建立了绿色金融认证体系,对绿色金融项目实现了逐笔认证,并开展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环境效益测算。以一笔节能技改项目为例,团队通过确定改造前的能耗情况设为基准线,计算出项目完成后实现的节能率和节约标煤量以及二氧化碳减排量,其专业简便的环境效益测算方法,得到专业节能咨询公司等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2014年,兴业银行更是全面参与银监会绿色信贷统计、绿色信贷评价实施方案、能效贷款指引等多项绿色信贷制度政策制定和绿色信贷教材编撰工作,先后获得“绿色信贷教材编审工作突出贡献奖”、“绿色信贷教材编审工作专业贡献奖”等,并被聘为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

(三)专业服务推动持续创新

创新基因一直存于兴业银行的血液。从2006年推出国内首个能效融资产品,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打造涵盖绿色金融融资、排放权金融服务两大产品序列,业内最全的覆盖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在本土化绿色金融服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绿色金融融资服务方面,兴业银行逐步形成包括十项通用产品、七大特色产品、五类融资模式及七种解决方案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如2012年兴业银行创新推出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融资产品,将非典型意义上的项目未来收益权确权成为标准化的担保品,同时辅以现金流管控措施,缓解了轻资产型的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担保难题。2014年,兴业银行再次引领绿色金融发展潮流,在国内首发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盘活35亿绿色信贷资金,该额度重新投放到能效项目、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等节能环保重点领域。目前,除了传统的信贷融资产品,兴业银行还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利用租赁、信托灵活的行业特性,拓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

在排放权金融服务方面,兴业银行已经在排放权交易领域创设了质押融资、平台建设、交易服务和信息咨询类产品,以及多种服务于排放权交易各个环节的服务产品和模式,分别针对国际碳交易、国内碳交易试点、排污权交易试点等开发了专项产品和服务。以碳金融服务为例,目前兴业银行已与7个国家级碳交易试点地区中的6个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提供包括交易架构及制度设计、资金存管、清算、碳资产质押融资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2014年11月,兴业银行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基于银行系统的碳交易代理开户系统,成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利用银行网上平台进行碳交易代理开户的商业银行,为从事碳交易的参与者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四)专业运作实现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实践,目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实现了全覆盖,辖内所有分支机构均开办绿色金融业务,业务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项目遍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西部和海西等各主流经济区域,项目涉及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有力地支持了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4年12月,兴业银行已累计为3400多家企业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5558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2960亿元。其中累计投向循环经济领域项目1581亿元,生态经济领域项目859亿元,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1037亿元,节能环保产品及大气污染防治产品生产和贸易领域500多亿元。据测算,兴业银行所支持的这些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35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880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3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711万吨,年节水量26229万吨。

二、绿色金融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强调的不仅仅是为绿色产业或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及配套的优惠条件,还需要通过金融业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履行环保责任,让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注重金融活动和企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以商业银行业为例,传统的金融活动在业务的筛选上往往以项目的盈利状况为最终落脚点,将经济效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环境与社会责任,在其决策变量中往往不会考虑到资源、 环境、生态等因素,而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提出了这一要求。

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并按照赤道原则的要求,对相关融资业务履行审慎性的审核调查义务,评价、识别融资项目中环境与社会风险,帮助企业去解决项目涉及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同时,参照赤道原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一整套理念、方法和工具,建立了从决策到执行、从制度到流程、从能力建设到信息披露等全面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

一方面,兴业银行将绿色金融业务纳入银行的授信指引,明确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及项目类型,并将其列为优先支持业务,建立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在授信政策上,兴业银行明确禁止介入落后产能、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的相关行业,严把授信准入关,对授信客户以符合环保、节能减排要求为前提;在授信审查审批中,将节能减排环保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授信后管理上,将信贷项目的节能减排和对环境的影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等重大潜在风险的企业及时预警并采取处置措施。

截至2014年12月末,兴业银行共对854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217笔,所涉项目总投资约4264.86亿元,涉及211个客户、10大类国标行业,覆盖全行37家分行,完成环境与社会风险尽职调查的并通过总行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的项目有72个,累计下柜金额157.43亿元,未发生重大环境与社会风险事件,未产生一笔不良贷款。

三、绿色金融引领个人绿色消费

绿色金融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还可以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个人“ 绿色消费 ”。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对个人消费信贷采取差别政策,对公众购买环保汽车、家电等环保型消费品,银行可联手财政、商家等推出贴息甚至免息的消费贷款鼓励其消费等。

兴业银行的具体做法是依托绿色金融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专业优势,将绿色金融从企业项目领域延伸到个人消费领域。

2010年1月,兴业银行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在京推出国内首张低碳主题认同信用卡——中国低碳信用卡,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为个人客户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同时,兴业银行还搭建了信用卡碳减排量个人购买平台,借助该平台个人可以可根据每年预计产生的碳排放量,购买相应的碳减排量,抵消自身碳排放,实现个人碳中和,开辟低碳新生活之路。截至2014年末,兴业低碳信用卡累计发卡31.95万张,累计购买自愿碳减排量75616吨,相当于中和54.4万人乘坐飞机飞行1000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2015年3月,兴业银行针对私人银行高端客户发行国内首张公益慈善概念银行卡,倡导持卡人向支持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倡议的“一亿棵梭梭树”项目自愿捐款,参与改善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生态环境。


展望:绿色金融市场广阔 星火燎原


当前,绿色经济方兴未艾,绿色金融风起云涌。

我们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顺应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潮流,紧跟绿色金融发展趋势,抓住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发展机遇,建立绿色金融中长期发展战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支持力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推动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加速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与推动者,兴业银行将在绿色金融这片广阔的新蓝海中,不断坚持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将兴业银行逐步打造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全流程、宽领域的专业金融服务商和全方位的“绿色银行”,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经济绿色转型 兴业银行  

通知公告